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44篇
  35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稻叶脉白化突变体wpsm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缺的元件。叶色突变体的发掘与研究在叶绿体发育、叶绿素代谢、光合作用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变水稻(Oryza sativa L.)籼型恢复系缙恢10号,从其后代中筛选出一份突变性状稳定遗传的叶脉白化突变体wpsm (white primary and secondary midrib)。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苗期表现正常,孕穗后期剑叶、倒二叶、倒三叶整张叶片的主叶脉和次级叶脉白化,叶肉细胞无显著变化,该性状一直持续到成熟期。抽穗期突变体wpsm的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净光合速率(Pn)及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极显著降低,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降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利用892株西农1A/wpsm的F2隐性定位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引物InDel 10与InDel 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6 cM和0.12 cM,物理距离约为56 kb。本研究为WPSM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究商陆幼苗的内部结构及其对锰的耐受性,采用石蜡切片法及植物显微技术时商陆幼苗的解剖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锰尾渣含量对商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商陆幼苗为木兰型,过渡区位于下胚轴下部;根由表皮、皮层和中柱3部分组成,为二原型;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的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随锰浓度的升高,商陆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幼苗的叶面积减小,植株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甲鱼蛋白为原料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DPPH(1,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清除率和DH(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中性蛋白酶酶解甲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 温度5065℃,酶解pH值748,加酶量29%时, DPPH清除率最高,为(8556±152)%,对应的水解度为(768±052)%。  相似文献   
104.
浓缩苹果汁是饮料工业中常用的原料,其干物质量分数一般为40%~50%。然而在浓缩苹果汁的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因微生物染菌导致苹果汁发生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首先,从变质的苹果汁中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表明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酵母菌,占总菌落数的80%;霉菌数量次之,占15%;而细菌类数量最少,占5%。接下来采用焦亚硫酸钠和纳他霉素作为抑菌剂,分析比较了其对苹果汁中酵母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使用量即使高达1 000×10~-(6)也不会影响酵母的增殖;而纳他霉素是一种效价极高的抑菌剂,只需使用量2×10~(-6)即能表现出对酵母菌的强烈抑制。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了苹果汁中染菌微生物的类型,更为果汁在运输及贮藏的保鲜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5.
解析穗粒数、小穗数和粒重及其QTLs间的遗传关联,有利于大麦穗发育遗传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本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了25份试验材料的小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的表型差异,以及不同性状及其QTLs间的遗传关联性。结果表明小穗数等3个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育种品种的小穗数和穗粒数与地方品种的没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育成品种的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地方品种的,二棱大麦的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差异,但六棱大麦的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小穗数与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35;在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4个小穗数QTLs、6个穗粒数QTL和6个千粒重遗QTLs,16个QTLs分别位于1H、2H和4H等6条染色体上,其中QSn-4HS等8个QTLs具有增效作用、其余QTLs具有减效作用。与标记HVM40-258 bp连锁的QTL对小穗数和穗粒数具有一因多效特性性。小穗数等3个穗部性状分别受遗传效应不同的QTLs控制,QTL多效性导致了小穗数与穗粒数关联遗传。  相似文献   
106.
王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06-8008,8103
利用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径向速度以及径向速度计算的风切变结果,对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降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暴形成初期强回波出现在体扫中层,且有径向风辐合,预示回波增强;随着风暴发展,径向辐合逐渐增强,并有垂直伸展,说明暖湿入流持续增强,为风暴发展提供足够水汽和热力条件;风暴强盛期,可以观测到有界弱回波、"V"形缺口,并在径向速度场上有中气旋存在;垂直切变反映出,初期风随高度顺转的环境场以及强盛期低层暖湿入流、高层干冷辐散、中层强烈上升气流的空间分布;风暴消散阶段,径向风辐散逐渐下传,径向风辐合减弱,强回波消失。  相似文献   
107.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中武  王楠 《北方园艺》2010,(19):169-170
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为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50%翠贝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33 mL/667m2等,确定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3个种类杀菌剂为目前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建议以上各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其抗性的产生,为果农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8.
以种植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结合自然生草2、4和6年及各自的清耕除草(对照)苹果园耕作层(0 ~ 20 cm)土壤为试材,测定土壤有机质、养分、酶及微生物特性的变化,旨在为长柔毛野豌豆在果园生草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草2、4和6年的果园0 ~ 20 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与活跃微生物量大多高于其各自的清耕对照;生草2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低于其清耕对照或差异不显著,而生草4年和6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均高于其清耕对照。表明果园种植长柔毛野豌豆结合自然生草能全面提升土壤综合肥力。  相似文献   
109.
以橙黄色果肉西瓜‘WM-Clr-2’及红色果肉西瓜‘PI 179881’为试材,采用HPLC法分析其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在7个发育时期的积累情况,同时采用q RT-PCR技术分析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8个关键酶基因(PSY1、PSY2、PDS、ZDS、CRTISO、LCYB、NCED1和NCED7)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随着果实的发育,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不断增加,且在同一时期,红色果肉‘PI 179881’中的含量始终大于‘WM-Clr-2’。q RT-PCR结果显示PSY1在‘PI 179881’中的表达量高于‘WM-Clr-2’,LCYB和NCED1在‘WM-Clr-2’中的表达量高于红色果肉‘PI 179881’。分析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的积累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规律说明PSY1的大幅上调表达,LCYB的下调表达及NCED1的低表达可能是红色果肉‘PI 179881’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大量积累的主要原因。PSY1的低表达水平,LCYB和NCED1的高表达水平可能是橙黄色果肉‘WM-Clr-2’中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积累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剂对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防治烟草病毒以6%抗坏血酸水剂、0.36%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略好,20%克威特灵防治效果最差;4种药剂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效果总体效果略好,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总体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