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44篇
  35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液相阻断ELISA用于检测家畜血清中的口蹄疫(FMD)抗体。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检测FMD病毒感染,广泛用于国际贸易中;二是监测免疫抗体,评价FMD疫苗免疫效力,也就是疫苗免疫动物的抗强毒攻击能力。液相阻断ELISA试验操作虽比正向间接血凝试验(PHA)繁琐,但它的精确性、稳定性远远高于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但因耗时长,操作步骤比其他的ELISA实验要繁琐,操作做稀释倍数不慎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发生  相似文献   
72.
明确提出了“把水果盘子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的概念,即不依赖进口的国内自育自产优质果品与市场销售的内循环,首先能够满足14亿中国人优质水果的周年供应需求,助力健康中国,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国苹果产业由1G的国外品种发展到2G高产高效、3G好看好吃、4G好吃好看及5G营养好吃的自主品种,为中国苹果装上了“中国芯”,不仅构建了以优质、耐贮、晚熟品种为主的中国苹果产业品种结构,而且为未来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特色多样化品种。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苹果育种技术,以遗传背景复杂、含有新疆库尔勒香梨血缘的新梨7号为母本,以砀山酥梨为父本,历经15年的初选、复选和决选,自主育成了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解决了砀山酥梨等主栽品种“晚熟而不优质”的问题,已经成为更新换代品种,推动了我国梨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为构建以优质、耐贮、晚熟梨新品种为主的我国梨产业品种结构、保障14亿中国人优质大梨的周年供应提供了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73.
试验以天津市葛沽萝卜子叶、子叶柄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松散型愈伤组织,探究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其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只有子叶和子叶柄能诱导获得松散型愈伤组织。子叶诱导的松散型愈伤组织生长较快,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6.88±1.44)%,子叶是诱导松散型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葛沽萝卜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25 mg/L 6-BA+2.0 mg/L 2,4-D,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5.83±2.20)%,且褐化率仅(0.83±0.83)%。  相似文献   
74.
为了验证EgM123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功能,建立犬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的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体系,为EgM123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与基因重组疫苗的研制提供研究基础。本试验通过构建EgM123基因原核蛋白表达载体及其蛋白表达条件优化、利用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印迹)试验对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和免疫原性进行检测,并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所表达的EgM123蛋白的抗原功能进行验证。本试验通过菌液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双酶切验证成功构建EgM123基因原核蛋白表达载体;优化出最佳诱导条件为37℃、表达时间为7h下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在28KDa处均有特异性条带;ELISA显示纯化后的蛋白能很好的与EgM123多克隆抗体结合。上述结果表明EgM123表达蛋白极具免疫原性,可用于免疫BALB/c小鼠制备EgM123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75.
以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6个产地的沙棘种子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基于16S rRNA和ITS2序列,研究了沙棘种子内生细菌和真菌的菌群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沙棘种子内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沙棘内生功能菌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沙棘种子内生菌组成较为单一,内生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内生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Alpha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志丹与新疆阿勒泰样品内生细菌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山西吕梁与陕西志丹样品内生真菌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达到显著差异;NMDS分析显示不同样品的内生菌组成存在一定相似性;KEGG分析内生细菌共获得6个一级代谢系统和26个二级代谢通路。综上,不同产地沙棘种子内生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存在差异性,这可能与其栖息地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低温冷凉区覆膜玉米子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通过logistic方程比较覆膜和不覆膜玉米子粒灌浆过程,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子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覆膜可有效提高地温,促进玉米生育进程,提高玉米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显著增加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通过覆膜,3个品种两年平均产量最高可达11 571 kg/hm~2。平均灌浆速率(R_(mean))和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的玉米生长量(W_(max)),与玉米百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7.
将新紫菜孢子体放置在5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10、20、40、80、160μmol/(m2·s)]培养,测量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PE)、最大光合效率(Fv/Fm)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探讨光照强度对新紫菜孢子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m2·s)培养下的新紫菜光合色素(Chl a、Car和PE)含量在培养期间都呈现出一个较高的数值,培养30 d后的新紫菜孢子体的Fv/Fm呈现出较高值。80和160μmol/(m2·s)处理下培养至15 d时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rETRmax)呈现出较高的数值,培养至30 d时其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现出一个低值。20μmol/(m2·s)条件培养下的新紫菜孢子体色泽呈现健康的紫红色,...  相似文献   
78.
黑土区田块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遥感反演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对田块尺度土壤有机质进行空间反演并提高模型精度和稳定性,该文以黑龙江省黑土带41.3 hm~2田块为例,获取2016年5月中下旬两期(受限于拍摄周期和天气原因而选择不同卫星影像,2016年5月17日Landsat 8影像和5月25日Sentinel-2A影像)裸土时期遥感影像和4 m分辨率DEM数据;分析单期影像与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的关系,两期影像所包含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信息与地形因素对SOM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SOM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该田块内SOM含量差异较大;利用单期影像预测SOM时,基于红波段和785~899 nm波段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建模均方根误差RMSE 1.033,检验RMSE 1.079)和稳定性(建模决定系数R2 0.677,检验R20.644)较高;两期影像时,基于红波段和1 570~1 650 nm波段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建模RMSE 0.855,检验RMSE 0.898)和稳定性(建模R2 0.792,检验R2 0.797)显著提高;在两期影像模型基础上,加入地形因子作为输入量,模型精度(建模RMSE 0.492,检验RMSE 0.499)和稳定性(建模R2 0.917,检验R2 0.928)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土壤碳库估算和农田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9.
引入时相信息的耕地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监测SOM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对土壤利用与保护、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松嫩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区,采集4种主要土壤类型样本共147个,获取裸土期多时相MODIS地表反射率8 d合成产品,以单期、多期影像所构建光谱指数作为输入量,构建包含含水量变化与有机质含量信息的多光谱指数,建立SOM线性回归遥感反演模型,揭示SOM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空间差异随时间变化,基于单期影像构建的模型主要输入量发生规律性改变,其中年积日137 d裸土条件最好,反演模型最优;比值光谱指数R61与SOM显著相关,而和含水量相关性极小,适于作为反演模型输入量;基于多期影像构建的模型引入时相信息后,精度与稳定性较单期影像模型显著提高,其中基于年积日137、105 d两期影像光谱指数所建立的多元线性模型最优;松嫩平原SOM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大洼地区风向季节性频率的变化和年最多风向、风速等风的气象数据的统计,本文对大洼地区风能资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