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3篇
  23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51.
<正>发展环保畜牧业,实现健康养殖模式,就要从源头做起改变牧场生态环境,推广应用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该技术采取的工艺是利用牧场源头饲料发酵和生态养殖控制技术促使有机物高效利用并转化为全营养素吸干榨净的过程,能够降低18%左右的饲养和管理成本。动物排泄物中有益菌达到2亿单位以上,排泄物可以快速熟化为生物有机肥,能够降低80%的清粪成本。  相似文献   
252.
中国森林康养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等政策推动下不断发展。在系统梳理国内森林康养相关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的基础上,借助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以2017—2021年的77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作者共现、研究热词等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大多于2017年开始,并在至2021年的5年内逐年上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且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行业标准的完善激发了学者对行业研究的热情;国内森林康养研究领域的高产研究者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学者之间合作研究较少,且合作多为校内合作,跨校跨区合作较少;森林康养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公众健康需求、国家政策、提升社会价值、顺应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为主要导向。目前中国森林康养研究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广泛。基于此,未来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预计会进一步拓展,研究团体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研究对象也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53.
为了研究藏野驴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以7岁龄藏野驴耳部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进行细胞纯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和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特异性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SP-1呈阳性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藏野驴成体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为藏野驴种质资源保护、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4.
本文以三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距离库区0 km(近库区带),6 km(湖滨带),12 km(过渡带),18 km(绿洲带),研究三峡库区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湿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11科23种),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湖滨带、绿洲带和近库区带表现为单优群落,而过渡带倾向于共优群落。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过渡带湖滨带近库区带绿洲带,其中过渡带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绿洲带湖滨带近库区带过渡带,Mclntosh指数大致表现为:近库区带湖滨带绿洲带过渡带。土壤土壤养分随着库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盐分含量和pH值呈减少趋势;不同生境下植物β多样性特征为近库区带到湖滨带、湖滨带到过渡带3种生境间Cody指数变大,其中近库区带到湖滨带生境间Cody指数变最大。总的来说,三峡库区湿地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到土壤养分影响,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促进了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土壤盐分含量抑制了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5.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南方设施农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促进蔬菜设 施栽培的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对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发展情况、南方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 可持续发展实践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56.
近两年来,我们接诊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牛。现将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57.
为揭示砂姜黑土区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该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5a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单季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2)、单季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3)和小麦玉米秸秆全年不还田(CK)4种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采用Richards方程模拟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冬小麦强弱势粒灌浆特征参数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相较于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处理能提升冬小麦强、弱势粒的籽粒体积、千粒质量和产量,T1、T2、T3处理下强势粒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升11.02%、10.63%、13.75%和16.28%、14.29%、13.94%,弱势粒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升9.73%、6.64%、7.57%和19.24%、23.25%、11.50%。Richards方程能极显著模拟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拟合方程决定系数(R2)均在0.997以上。2)对冬小麦强势粒,秸秆还田可延长小麦强势粒灌浆时间,主要通过缩短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和提高其灌浆速率,延长灌浆缓增期的持续时间来提升强势粒千粒质量。其中T1、T3处理下冬小麦强势粒灌浆持续时间较CK分别延长2.137 d和4.443 d,T1、T2处理下强势粒单粒最大灌浆速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7.81%和12.26%。3)对冬小麦弱势粒,T1处理下弱势粒灌浆持续时间较CK延长1.477 d,T1、T2、T3弱势粒单粒最大灌浆速率较CK分别显著提升16.46%、22.69%和17.13%。该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可提升砂姜黑土区冬小麦籽粒库容和籽粒灌浆速率,最终增加粒质量。研究可为砂姜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8.
为探讨土壤消毒对北京山区茶菊连作障碍防治效果,母株栽培前设常规对照(CK)和氯化苦熏蒸土壤消毒(Pic)2个处理,比较2种处理对温室土传病害和茶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土壤消毒处理母株移栽前和采穗期疫霉菌属和线虫的抑制率均达85%以上,插穗采收量显著提高31.47%,茶菊产量、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分别提高20.43%、10.14%和18.02%。土壤消毒可显著降低温室土传病害发生,提高插穗采收量,促进茶菊生长,提高茶菊产量,改善茶菊品质,可为北京山区茶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9.
于2020年春、夏、秋、冬,对重庆迎龙湖水库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浮游生物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35科125属种,其中绿藻门(46个种属)和硅藻门(41个种属)种类最多;共监测到浮游动物4门33科84属种,原生动物(30个种属)和轮虫(34个种属)种类最多。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660.893 1×104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3.611 4 mg/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4 039.7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120 7 mg/L。迎龙湖水库水体为中-富营养,透明度最高为1.65 m,pH值平均值为7.6,水中溶解氧丰富,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指出,透明度、叶绿素a以及pH值,是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60.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初步探索测定朱砂根基因组大小的方法和流程,为朱砂根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24份朱砂根(Ardisia crenata)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包括22个人工选育品种和2个野生种质资源,并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作为内参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朱砂根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24份朱砂根基因组大小(C值)为1.77~2.41 Gb,平均大小1.87 Gb;其中玛瑙红(Z-17)、霞珠(Z-20)、珠塔(Z-22) C值最小,均为1.77 Gb,赤丹C最大,为2.41Gb,部分品种间基因组大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首次测定朱砂根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大小,其研究结果可为朱砂根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