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对2018年济宁市水稻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品种结构与产量、栽培技术发展情况、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绿色稻米发展战略和品牌建设实施情况,农业经营主体、稻谷加工企业及生产经营模式变化情况等开展了调查,进行了2018年济宁水稻种植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总结济宁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农民种稻积极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加强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科研财务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系统软件是在微机上开发研制的。它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对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处理、课题经费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的电脑化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23.
为更好地发挥济宁16号的优质、高产潜力,我们应用"半精播+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并结合济宁16号的品种特性,组装集成了适期播种条件下8250kg/hm2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期半精播技术、节水栽培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病虫草全程化调技术.  相似文献   
24.
济儒麦20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鉴75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高抗叶锈病和条锈病,高抗干热风,落黄好,越冬抗寒性1级。2021-2022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745.5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5.3%。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  相似文献   
25.
播期播量对小麦品种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比较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济麦22号生育期变化、群体动态、产量结构及单产水平等的影响,总结提出鲁西南地区济麦22号适宜的播期在10月5~10日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亩基本苗12万左右。  相似文献   
26.
核桃楸林地套种短梗五加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东部山区及吉林、黑龙江等地,自然分布有大面积核桃楸天然次生林,由于植株密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致使树体加粗生长缓慢,结实少,经济效益不高。合理间伐后,在地上部通透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空闲地表,在其上套植短梗五加。在小拱棚状  相似文献   
27.
香石竹繁育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又叫康乃馨,为石竹科石竹属,是重要的鲜切花品种。常绿,作宿根花卉栽培,株高60~80cm,茎光滑,基部木质化,稍被白粉。花常单生或2~5朵簇生枝端,有香气。 做为母亲节必献的鲜切花,在整个切花生产中,仅次于切花菊排第二位,占17%左右。是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鲜花之一。 1 栽培生物学特性 原产地中海沿岸,南欧至印度。喜空气流通、干燥及日光充足的环境。通常温度在20~25℃时生长最好,冬季(夜间)在10~15℃即可正常生长。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品种 选用以色列大花品种Texas(玫瑰红色)作…  相似文献   
28.
满天星(Gypsophilapaniculata),亦称重瓣丝石竹,为石竹科,丝石竹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株分枝多而纤细,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小,径约2mm,白色,聚集呈稀疏的圆锥状聚伞花序,花朵很多,着生于分枝顶端。自然花期5~6月。...  相似文献   
29.
采用四亲本复合杂交方式育成的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济宁16号,半冬性、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大穗、大粒型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06~2008年都列为山东省强筋小麦主导推产品种.  相似文献   
30.
[目的]考察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与氮素水平对小麦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3年在同一高肥水地块,实施免耕、2年旋耕+1年深耕和深耕3种耕作方式,同时进行165、225和300 kg(N)/hm23个氮素水平的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氮素水平对小麦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深耕方式最有利于小麦合理群体的构建和产量的提高,但是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两旋一耕是最经济的耕作方式;225 kg(N)/hm2是值得推荐的用氮量。[结论]研究可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的耕作方式及氮素水平的选择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