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对虾后,最典型的免疫反应是对虾开放循环系统的血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血淋巴凝结功能下降,感染部位聚集了大量的血淋巴细胞,且以颗粒细胞为主。WSSV可感染对虾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其中小颗粒细胞感染率高、感染速率快,感染后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比例可增加到50%;血淋巴中的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自然状态下广泛存在WSSV潜伏感染,潜伏感染的存在会导致存在免疫反应情况下的感染复发,并且有助于病毒的传播;不同WSSV感染状态下过氧化物(POD)差异显著,其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潜伏感染虾样、中度感染虾样、严重感染虾样。而其抗菌活性(UA)、溶菌活性(UL)、酶氧化酶活性(PO)、碱性磷酸酶(ALP)和凝集效价(HAT)差异不显著;潜伏感染个体对再次接种WSSV有“类免疫应答”的抗性,这种抗性不是来源于发病期对虾的天然抗性,而是WSSV感染后的一种免疫系统增强。宿主细胞凋亡可能是感染对虾在高温时反而维持较高成活率的主要机制。免疫增强剂可对对虾防御WSSV感染产生影响,脂多糖、葡聚糖、肽聚糖、岩藻依聚糖和双链核糖核酸都已被证实可提高对虾抗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WSSV主要囊膜蛋白VP28可诱导对虾对WSSV感染产生抗性降低累积死亡率,高效价的病毒抗血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虾抗菌肽也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2.
本研究制备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 harveyi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5株鲆鲽鱼类病原菌的兔抗血清,建立了5种菌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将该检测方法用于鱼类细菌分离物病原检测。人工感染结果显示,5株菌对大菱鲆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102~107CFU/fish;制备的兔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2 048 000、1∶16 000、1∶16 000、1∶1 024 000、1∶128 000;交叉反应结果显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3株弧菌与抗血清相互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抗血清特异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4、108、107、105、106cell/ml;对13株海水鱼类细菌分离物进行检测,有1株腐败希瓦氏菌阳性,两株哈维氏弧菌阳性;1株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均为阳性,该结果与16S rDNA序列的分子分析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