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探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环境中重要微生物的组成, 以提升健康养殖管理技术, 分别于 2019 年 7 月、8 月和 10 月, 在江苏高邮市罗氏沼虾主养区开展了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可培养环境微生物的组成调查。采用 LB 培养基分离纯化了罗氏沼虾肝胰腺、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的细菌, 利用细菌 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铁壳”虾(养殖期生长缓慢)及铜绿微囊藻暴发池塘水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以达卡气单胞菌(Aeromonas dhakensis)为受试病原菌, 分析了池塘养殖系统中潜在病原拮抗菌的种类及效果。3 次调查共分离可培养细菌 605 株, 成功鉴定 601 株, 分别属于 37 个属 119 种, 其中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 23 属 76 种, 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28 属 81 种。确定了池塘养殖系统中存在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p.)、乳球菌(Lactococcus spp.)、弧菌(Vibrio spp.)等属的潜在病原菌。发生“铁壳”虾症的虾池优势环境微生物种类组成及占比与健康虾池相近, 但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占比高于健康虾池。铜绿微囊藻暴发影响环境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嗜水气单胞菌属细菌占比增大。从池塘养殖系统筛选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贝莱斯芽孢杆菌 (B.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等潜在益生菌对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调查结果可为掌握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细菌性病原组成及建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引起的病毒性偷死病(VCMD)使中国对虾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查明CMNV及其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套式PCR (RT-n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qPCR) 3种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CMNV及一种新型野田村病毒——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的流行、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等种类中均可检测到CMNV阳性;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采集的患病对虾中均存在CMNV。基于RT-nPCR、RT-LAMP和TaqMan RT-qPCR的检测结果显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11.8%和7.8%,6.7%和3.9%,17.7%和12.4%;基于上述3种方法检测结果计算得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8%和16.3%;基于RT-LAMP的分析显示,2016年样品中MDNV的阳性检出率为9.4%。本研究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VCMD的流行和危害仍不容忽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不断变异导致前期基于该基因开发的CMNV检测方法可靠性下降,检出假阴性风险升高;同时,发病对虾中出现了新的野田村病毒株系且具有较高的流行率,其传播危害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3.
实验从山东德州市一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脱氮池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特性的菌株(编号DZYC02),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丁二酸钠、乙酸钠、柠檬酸钠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种类对菌株DZYC02脱氨氮效果的影响;同时以蔗糖为碳源、NH4Cl为氮源,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初始pH及盐度对该菌株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DZYC02在以柠檬酸钠为碳源、C∶N≥15、pH 5~7、盐度0~15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24 h内对浓度为20 mg/L的NH+4的去除率达100%,48 h内对浓度为20 mg/L的NO-2去除率高达100%;将该菌采用浸泡方式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生物安全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ZYC02对斑马鱼表现出较好的安全特性。分别用Biolog细菌鉴定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ZYC02为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相似文献   
54.
从患病的大菱鲆成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编号110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具有较强的毒力(LD50=3.34×106CFU/mL),并能从病鱼中重新分离出此菌.应用API20E自动鉴定卡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显示菌株1101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API20E鉴定系统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相似率达99%.测定了其16S rRNA序列,长度为1419 bp,在GenBank上经同源性比对与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类,同源性达99%,据此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wardsiela tard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101对多粘菌素较敏感,而对其它药物中度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铝对两个耐铝性不同的玉米基因型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比较分析了这两个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度加快,相对电导率和MDA(丙二醛)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降低。由于耐性玉米基因型活性氧产生速度较慢,同时保护性酶活性较高,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较强,所以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的速度较为缓慢,膜破坏性较小,根系的相对生长量、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力等都比铝敏感基因型高,表现出较强的耐铝性。  相似文献   
56.
农大高油115号玉米是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具有粮、油、饲三种用途的新型玉米杂交种。1999年彰武县试种3000多亩,获得丰收。农大高油115号玉米籽粒黄色、马齿型,胚内富含油脂,是一般玉米的3倍,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占80%以上,为优等食用油。经测定,农大高油1?..  相似文献   
57.
济南市山体侧柏树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求出侧柏叶面积的一元回归模型 ,定量说明济南近郊山体侧柏树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充分体现生态公益林管理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58.
德州属内陆盐碱地区,绿化施工难度较大。文章通过对德州市新湖风景区局部地块的改造,概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技术要点,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应注意的细节。  相似文献   
59.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实质,就是农业生产手段的技术变革。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建设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要努力做好农机推广这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0.
根据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输油泵的使用现状,对几种输油泵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场应用表明,YD系列、DYK系列离心泵以及DY系列电动往复泵具有性能好、故障率低等优点,能够满足集输系统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