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为更好的防治西花蓟马。[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印楝乳油(0.3%)和印楝素(62.73%)对西花蓟马作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印楝制剂对西花蓟马的忌避活性。[结果]2种药剂均对西花蓟马成虫有一定的忌避作用,随浓度的提高忌避率增大,都是选择性忌避效果好于非选择性忌避效果。选择性忌避试验中,12 mg/L的印楝乳油和印楝素忌避率都是在48 h时最高,分别为63.93%、64.52%。田间试验表明印楝乳油比印楝素的忌避效果要好,忌避率都是施药后第1天最大,第3天有所下降,第5天和第7天又升高,12 mg/L的印楝乳油和印楝素在第1天的忌避率分别为70.63%、58.33%。[结论]印楝制剂对西花蓟马均表现一定的忌避作用,印楝乳油比印楝素忌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72.
为促进板栗花资源的充分利用,本研究优化了板栗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条件,并评价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板栗花提取物对3种不同植物病原体的作用,包括小麦赤霉病菌(FG)、油菜菌核病菌(SS)和黄瓜枯萎病菌(FO),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线法优化板栗花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通过萃取分相探究不同相的抑菌活性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板栗花抑菌活性成分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FG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经过严格的试验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00%(V/V)、提取时间50.00 min、提取温度65.00℃、液料比15.00∶1 mL·g-1,该优化条件下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抑菌率达到了45.27%。乙酸乙酯相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抑制中浓度值(EC50)为2.51 mg·mL-1。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抗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王秀平 《广西园艺》2009,20(3):47-48
金花茶组(Camellia seet.ehrysantha Chang)植物,是世界珍贵、稀有的观赏植物和种质资源,目前已有4种列为我国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世界产金花茶组植物22种,其中我国20种,特有18种,仅产广西,其分布区在北纬21°30′~23°40′,东经106°40′~108°35′,北界基本上与广西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湿润雨林地带北界吻合。邻国越南产4种,特有2种。  相似文献   
74.

 分析了医学信息检索课教材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医学信息检索课教材建设必将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并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同时全面发展立体化教材。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将与医学信息学、循证医学等其他课程交融,在我国医院信息化和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