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21.
为了分析饲料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水平对黄河鲤幼鱼生长性能和生长相关基因的影响,实验以鱼油和混合植物油(花生油和紫苏籽油)为脂肪源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对照组(T1)以鱼油为唯一脂肪源,18:3 n-3/18:2 n-6为0.97,第二组(T2)以花生油为唯一脂肪源,18:3 n-3/18:2 n-6为0.02,其他3组实验饲料以花生油和紫苏籽油为脂肪源,且n-3/n-6比值分别为0.46(T3)、1.09(T4)和1.53(T5)。10周养殖实验结束后,分析各组鱼体的生长性能、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及不同部位肌肉中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3/n-6对鱼体的脏体比(VSI)、饲料系数(FCR)、摄食率(FI)无显著影响,增重率(WGR)随n-3/n-6比值的增加先升后降,n-3/n-6比值等于1.09时,WGR达到峰值,为218.53%±24.32%。T2组血清G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随着n-3/n-6比值增大GH含量逐渐降低。背部肌肉中生长相关基因gh、ghr、igf-1和myod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igf-1r为先降后升,mstn无显著差异。红肌中gh、myod含量逐渐降低,ghr、mstn不存在显著差异,igf-1与背部肌肉相似,先升后降,igf-1r先降后升。腹部肌肉中gh、ghr和igf-1表达情况与背部肌肉一致,igf-1r和myod的表达不存在显著差异。T2组和T4组背部肌肉肌纤维数目存在显著差异,且T4组肌纤维较T2组粗。研究表明,n-3/n-6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体的WGR,且不同比例的n-3/n-6水平会影响血清GH的含量,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GH/IGF轴生长相关基因的水平也受饲料中n-3/n-6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情况下小麦、玉米关键生育时期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对生产的适应性,选用基于BCC-CSM1-1气候系统模式下的3种不同浓度路径(RCP2.6、RCP4.5和RCP8.5)的模拟数据,研究了山东省冬小麦和夏玉米播种至出苗期和抽穗至灌浆期的最高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历史(1961—2005年)气候条件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关键生育期的最高温均呈增加趋势;在未来情景模式下,小麦季和玉米季播种至出苗期的最高温均在RCP2.6情景下呈下降趋势,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呈增加趋势,且在RCP8.5情景下增加最快,气侯倾向率分别为0.56、0.62℃/10a;小麦季和玉米季抽穗至灌浆期的最高温在3种RCP情景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在RCP8.5情景下增加最快,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5、0.76℃/10a。在历史气候条件下,小麦季播种至出苗期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抽穗至灌浆期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而玉米季两关键生育期的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在未来情景模式下,小麦季播种至出苗期的降水量在3种RCP情景下均呈下降趋势,在RCP4.5情景下下降最快,气候倾向率为-0.43 mm/10a;小麦季抽穗至灌浆期和玉米季播种至出苗期的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在RCP8.5情景下增加最快,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53、4.62mm/10a;玉米季抽穗至灌浆期的降水量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呈增加趋势,在RCP4.5情景下呈减少趋势,在RCP2.6情景下降水量增加最快,气候倾向率为2.41 mm/10a。综合来看,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玉米季关键生育时期最高温的增温速率均大于小麦季,而降水量的变化不显著,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可通过调整播期和优化作物管理模式实现作物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高光谱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水分含量的快速监测,以冬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5种光谱参数,通过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光谱参数拟合状况进行分析和筛选,分别构建了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相对含水量与比值指数(RV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归一化植被指数(R/ND)、优化土壤调整植被指数(OSAVI)、冠气温差(TDc-a)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与NDVI、OSAVI、R/ND、TDc-a和TDc-a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分别为0.842、0.884、0.831、0.864和0.945;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9、0.016、0.027、0.032和0.024,相对误差分别为2.16%、1.80%、3.30%、3.81%和3.53%。因此,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可以分别利用NDVI、OSAVI、R/ND、TDc-a和TDc-a估测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  相似文献   
24.
为探索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基因在淇河鲫肌间骨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淇河鲫仔稚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骨骼染色法对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并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ST基因在肌间骨不同骨化阶段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发育至2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肌膈中出现纤维束;25 dpf髓弓小骨出现,28 dpf脉弓小骨出现,33 dpf髓弓小骨出现分叉,45 dpf肌间小骨发育完全。SOST基因在肌间骨骨化发生各阶段均有表达,23 dpf的表达量最低(P0.05),随着肌间小骨的骨化发育,SOST基因呈递增趋势,45 dpf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骨化阶段(P0.05);SOST蛋白在45 dpf时显著高于23和27 dpf(P0.05),与其他发育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SOST m RNA和蛋白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在23dpf处于最低,肌间骨全部出现后表达量达到最高,与淇河鲫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趋势一致。因此,推测SOST与淇河鲫肌间骨骨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调控肌间骨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25.
玉米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是指利用电泳技术对备检样品的种子或幼苗的蛋白质进行分离、染色,形成蛋白质电泳谱带的差异,并与标准品种相比较,从而鉴定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近自然 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 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 和毛枝冬青I .buergeri 为例, 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 并提出了2 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 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 月, 经处理后, 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 发芽率为12.0 %。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 处理后贮藏至10 月播种, 发芽率为9.8 %。基于2 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 造林以混交林为宜, 采用1 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 年, 平均树高2.5 m, 胸径1.2 cm , 而采用1 年生毛枝冬青幼苗造林后第6 年, 平均树高4.1 m , 树干基部直径12.0 cm 。除山地造林外, 这2 种冬青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图2 参10  相似文献   
28.
29.
1前言现代农业农药的使用量很大,品种复杂,而且地域分布范围广。经济越发达,使用农药越多。目前,我国对蔬菜和水果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普遍采用NY/T761-2004的检测方法。但是  相似文献   
30.
笔者结合海安县气候、土壤特点及市场需求等,以"滕稔"为例,提出了相关的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