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目前农业产品的发展中,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多会使用农药进行杀虫,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但该种手段下易导致诸多的农产品中残留有大量的农药,对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基于此,分析目前检测中常用的技术种类与发展趋势,以期实现我国农产品使用与销售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小麦适宜播期和密度,明确不同年型下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1951—2015年泰安地区的气象数据为基础,根据冬前积温划分出不同年型,并利用DSSAT模型进行不同播期(10月3日、10月8日、10月13日、10月18日、10月23日、10月28日)和密度(每公顷分别为150万、180万、210万、240万、270万、300万)下的小麦生长模拟。结果表明:偏暖年型,该地冬小麦最适播期在10月13日左右,正常年型最适播期在10月8日左右,偏冷年型在10月3日左右;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小麦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适宜密度(基本苗)为300万/hm~2;小麦总茎数和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和密度减少而减少;各播期下小麦总茎数均表现为偏暖年型﹥正常年型﹥偏冷年型。偏冷年型小麦总茎数随密度增大而增多,偏暖和正常年型低密度条件下小麦通过调节作用也可获得较高的总茎数。播期、密度对产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年型与播期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极显著,对产量和穗数影响显著;播期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3.
以甜菜抗病和感病材料为试验材料,对田间产量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蛋白质垂直电泳图谱,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可溶性蛋白提取法和酚提取法3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水培进行病毒胁迫处理后,通过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Trial 5. 0软件分析,扣除差异蛋白点,进行胶内蛋白质鉴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中的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效果较好。田间产质量比较显示,抗病材料在苗期及生长后期长势要优于感病材料,收获后块根产量和含糖量也要高于感病材料,抗病材料表现良好。蛋白质双向电泳后通过软件分析,扣除具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78个,总共鉴定出了34个有效蛋白质ID,通过NCBI和The Beta vulgaris Resource数据库Blast比对发现,病1和病2主要表达的功能蛋白以光合作用、糖代谢、呼吸抗氧化作用、信号转导、脂代谢及一些未知蛋白为主,而病5和病6主要表达光合作用蛋白和呼吸抗氧化蛋白,即自身应激反应所表达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64.
甲基在体内可以参与肌酸、磷脂酰胆碱、肉碱合成,还可以通过胞嘧啶调控基因表达和组蛋白甲基化。甲基团重甲基化可生成内源性蛋氨酸,甲基团可来源于甲基供体如胆碱、甜菜碱以及再生甲基。甲基团的缺乏会对机体的甲基化反应产生复杂的不良影响。如果日粮中叶酸、甜菜碱、胆碱不足,势必需要更多的蛋氨酸参与体内重要的甲基化反应,而使得用于合成体蛋白质和生长的蛋氨酸比例降低。相反,如果体内的叶酸、甜菜碱等甲基供体过量,就会节省一部分参与甲基代谢的蛋氨酸,从而有利于生长。  相似文献   
65.
浙江天童生态公益林养分循环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完善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价方法,并推动绿色国民生产总值(GDP)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析了浙江天童生态公益林氮磷养分的储存和流通特征,并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分布面积是主要决定因素,木荷Schima superba林和木荷-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林总价值最高(分别为673.46和576.05万元·a-1),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林、木荷-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群落和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介于中等(分别为219.52,140.65和111.84万元·a-1),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木荷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最低(分别为30.16和44.30万元·a-1)。单位面积内,林木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完整性是决定养分循环服务价值的影响因子,竹林最高(13.01万元·a-1),栲树林次之(7.62万元·a-1),其他类型较低。表3参14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冰冻雨雪灾后林木机械受损与功能性状间的联系,调查了浙江天童盘山8种人工林的灾后受损状况,并对主要常绿林木的抗雨雪冰冻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①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受损指数最大(0.54),木荷Schima superba次之(0.45),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最低;木荷和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幼树在纯林中的受损指数大于混交林。②几种常绿阔叶林木的抗机械损伤功能性状表现各异: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最大的是木荷,其次是红楠,最小的是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树枝干物质质量分数和树枝密度的表现格局相反,即小叶青冈最高,木荷最低,红楠中等。③受损指数与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间显著正相关(P<0.05),与枝条干质量和枝条密度间显著负相关(P<0.05)。常见常绿林木抗雨雪冰冻功能性状与林木受损指数间具有重要关联。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67.
夏玉米农田N2O排放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全球46%~52%的N2O来自农田土壤,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量化各影响因素对夏玉米农田N2O排放的影响,可为合理减少施肥产生的N2O排放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夏玉米裂区田间试验。试验主区为作物处理,副区为氮肥处理(0、 150、 300、 450 kg/hm2)。采用暗箱静态法-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处理N2O的排放通量,比较了不同温度和降雨量条件下不同处理的N2O排放量,计算了气温、 降雨量、 氮肥管理和夏玉米吸收对夏玉米农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温度及降雨量的变化明显影响N2O的排放。2012年和2013年气温和降雨量对夏玉米生长期间N2O总排放量的影响分别为-0.24和-0.0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氮对N2O排放的影响率呈线性增加(R2 = 0.923),施氮量0、 150、 300和450 kg/hm2,对玉米田N2O排放的影响分别为0、 0.38、 1.63、 3.54。夏玉米生长吸收对N2O排放量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33,年际间差异不显著(P = 0.07)。在苗期、 穗期、 花粒期,夏玉米生长吸收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57、 -0.29和-0.13,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因子差异显著(P = 0.0015)。不同施氮量下,气候条件对夏玉米农田N2O排放影响率差异不显著(P 0.05); 不同气温和降雨量,夏玉米生长吸收对N2O排放的影响在同一施氮量下差异不显著(P 0.05),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结论】通过量化分析,气候条件对N2O排放的影响与气温和降雨量密切相关,温度升高影响增大,反之则减小,降雨后排放显著增大。施氮对N2O排放的影响随施氮量增加线性增加。夏玉米生长吸收降低了N2O排放,且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各影响因子,低氮量条件下(≦150 kg/hm2),气候因素和玉米生长对N2O排放的影响较大,高氮量下(≧300 kg/hm2),氮肥的施用是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8.
张波  邵汉良  王良 《种子》2016,(12):47-50
等离子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等离子体可实现农业种子的激活处理,以提高其活力和产量.探讨了种子激活处理技术应用和装备、设备结构与主要技术参数,详尽介绍了设备操作与流程,开展了种植效果实验测试.初步探索了等离子体作用机理及其与太空育种和转基因等技术区别.结合市场优势,分析了潜在问题和改进成本分析.该技术和装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选取立地因子(坡向和土层厚度)和林分因子(树高和林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立地类型,利用理查德(Richard)函数拟合立地指数,构建华北落叶松树高曲线,编制地位指数表,并对该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华北落叶松的6种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阳坡中层土和阴坡厚层土立地质量为Ⅰ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2.15m、11.55m;阳坡厚层土和阴坡中层土立地质量为Ⅱ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1.39m、11.16m;阴坡薄层土和阳坡薄层土立地质量分别为Ⅲ级和Ⅳ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0.85m、9.87m。  相似文献   
70.
以番茄、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番茄胡萝卜发酵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番茄汁、胡萝卜汁15%,加糖量6%,发酵温度41℃以及接种量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