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9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诱导白木香结香,提高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白木香经锯伤、及 3 种浓度(0、10、50 g/L)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仅 1 次、1 次/月、2 次/月、4 次/月)诱导结香,时长 6 个月,HPLC法测定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结果表明:10 g/L 茉莉酸甲酯 2 次/月刺激诱导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含量最高,为 1.78 mg/g。由此可知,利用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诱导、重复刺激均能明显提高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22.
以海南产姜黄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姜黄精油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根茎膨大期(10-17)姜黄精油的含量最高,达到80 mL/kg,此后姜黄精油的含量有所减少,至姜黄枯萎期时(03-04)精油含量为67 mL/kg;不同采收期姜黄精油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4个采收期姜黄精油分别鉴定出36、36、34和34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芳姜黄酮、α-姜黄酮、姜醇、β-红没药烯、2-表-α-雪松烯、芳姜黄烯等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尤以芳姜黄酮在不同时期姜黄精油中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量的49.259%、33.794%、33.610%和44.829%。  相似文献   
23.
从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培繁殖的育苗技术,以及种苗病虫害防治、种苗出圃和包装运输等方面,明确规定了海南砂的种子苗、分株苗和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为海南砂种苗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Merrill)]果实的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其相对含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顺-9,12-十八碳二烯醇(12.35%)、棕榈酸(9.67%)、于9,17-十八碳烯醛(8.97%)、亚油酸(7.97%)、油酸乙酯(5.81%)、伊谷甾醇(4.88%)、亚油酸乙酯(4.10%)。在此基础上.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了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40、22和288μg/mL,由于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远远大于其它萃取物.因此笔者等先行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被子植物7个新记录与归化种,分别为匙苞姜(Zingiber cochleariforme D. Fang)、西非猪屎豆(Crotalaria goreensis Guill. & Perr.)、波氏巴豆(Croton bonplandianus Baill.)、纤梗叶下珠(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黄花过长沙舅[Mecardonia procumbens (Mill.)Small]、苏里南莎草(Cyperus surinamensis Rottb?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植物标本室(ATCH)。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原料粉碎细度、煮制时间、醇沉时乙醇含量等因素对牛大力速溶茶原料浸提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大力、千斤拔和五指毛桃等原料粉碎成10目的细粉状,煮制60 min,醇沉时乙醇含量为50%~70%,静置12 h,麦冬用15倍重量的沸水煮制45 min,菊花用20倍用量的软化水在80 ℃的温度下浸提45 min,浓缩,调配,喷雾干燥得成品牛大力速溶茶。通过成品各指标的检测表明,牛大力速溶茶色、香、味俱佳,口感好,味道淳厚,并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微生物超标的现象,说明牛大力速溶茶原料选取安全合理,配比科学,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成熟度,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首次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蕊木(Kopsia lancibracteolata Merr.)茎皮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鉴定出43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80.45%。含量较高的分别是反式-2-癸烯醛(10.29%)、β-香树脂醇(10.04%)、2...  相似文献   
28.
从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为:2’,4,4’-三羟基查耳酮(1),紫檀素(2),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酮(3),高丽槐素(4),豆甾醇(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其中化合物(2)和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9.
牛角瓜根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牛角瓜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牛角瓜根中共鉴定出62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60.43%。根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α-香树脂醇(4.18%),棕榈酸乙酯(3.49%),1,7-二甲基-萘(3.06%)。  相似文献   
30.
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Lour.)Bl.]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76.32%。在已鉴定的25个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α-D-乙基葡萄糖苷(18.93%)、2-羟基-2-环戊烯-1-酮(16.77%)、棕榈酸(9.27%)、棕榈酸乙酯(5.18%)、儿茶酚(4.27%)、软木三萜酮(3.11%)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