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丝素蛋白质原位还原金属盐,制备出了对对苯二酚具有电催化作用的纳米银/丝素复合膜修饰电极。考察了不同酸度和扫速等因素对对苯二酚响应的影响,及对苯二酚在电极上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该电极上有显著响应,在4×10~(-6)~1×10~(-3)mol/L浓度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有好的检测限和灵敏度,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东洋雪王春萝卜是由韩国第一种苗农产有限公司生产,北京世邦佳和种子公司引进,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销的新一代春萝卜品种。  相似文献   
13.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楚杂180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于2004—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审定,河南省认定。在2004—2011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4.7万hm2,是2005年湖北省荆州市棉花生产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多维产业引导的鄂西生态圈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分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居民点承载了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功能,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表现。针对中国农居点分布散乱、经济贫困和功能性弱的现状,开展因地制宜的整理模式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乡村空间重构进程。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是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中的关键要素。现有关于产业与整理模式的研究多强调生产空间的可达性、适宜性与协调性,较少探讨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所产生的多维引导与带动作用。该研究面向中国鄂西生态圈农村居民点落后散乱以及生态农业潜力大、水平低的特点,选取鹤峰县邬阳乡为研究区,基于产业引导、统筹协调的思路,从产业发展、生活便利和生态健康3个方面综合评价农居点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现状水平、产业辐射能力与产业融合潜力3个维度出发,开展顾及产业现状影响与多元发展前景的农居点整理模式识别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整理模式主要包括统筹协调发展型、产业稳定发展型、产业辐射带动型、产业融合引导型和产业调整培育型5种,在空间上以邬阳村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分布,存在多样化的未来发展格局。差异化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是确保其实际落地的关键,该研究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及区域规划,构建的多维产业引导下的农居点整理模式及分区,对创新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扶贫"政策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质及其组分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我国北方淹育型水稻土在开垦耕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演变特征,为提高水稻土有机质的品质、合理利用水稻土及提高其生产潜力、建设高产稳产稻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以辽宁省各地棕壤和草甸土上发育的不同开垦年限淹育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田间定点试验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开垦年限对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与组成及其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水稻土耕层有机质总量 (SOM) 随开垦年限的增加维持在18.60~26.30 g/kg之间,与开垦年限无显著相关关系 (P > 0.05),但易氧化有机质含量占有机质总量的比例 (ROM/SOM) 均在50%以上,并且随水稻土开垦年限增加而下降,降幅为18%~20%;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 (Kos) 均在1.2以下,随着水稻土开垦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增幅为52%~57%,胡富比 (HA/FA) 及胡敏酸相对色度 (RF) 随开垦年限增加而增大,但胡敏酸活化度 (AD) 和土壤腐殖质的松/紧 (LCH/TCH) 明显下降。【结论】北方水稻土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稳定性增加,活性降低,耕层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能力减弱,土壤肥力水平下降,限制了北方水稻土生产潜力的发挥,应通过耕作管理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来防止或减缓水稻土肥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在各大城市中,居住小区建设十分普遍,而且多数小区建设都要配备园林绿化,在小区中栽种一些高大的树木,阴生环境面积不断增加,林下绿化便成为园林建设之一。如何选用适合的地被植物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选择不当,地被植物不适合阴生环境,很容易发生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不但达不到绿化的目标,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难以满足规划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两种适合在北方地区林下生长的地被植物,以期对于园林建设及发展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花刺茄在中国东北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繁殖力较强,世代重叠严重,加上一些地区生产上用药频繁,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小菜蛾对该药剂的抗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研究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本试验利用敏感品系cDNA作为"驱动子"(Drivers),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cDNA作为"检测子"(Testers),通过改进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 r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cDNA RDA),在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中获得2个与28S rRNA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序列,其中一个序列(DP3-1)与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类TBP蛋白同源性为97%,另外一个序列(DP3-2)与赤拟谷盗的TcasGA2_TC010626蛋白基因同源性为93%;此外,两个抗性品系中各获得一个未知序列。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平作区棉秆粉碎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平作区残膜回收作业过程中秸秆粉碎合格率低、残膜回收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粉碎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对甩刀秸秆粉碎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了刀轴最佳转速为2 000 r·min-1。对起膜铲起膜机理和残膜捡拾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导曲面参数方程和残膜捡拾装置主要工作参数。以机具作业速度v、起膜铲入土倾角α和残膜输送链转速n为影响因素,以秸秆粉碎合格率Y1和残膜回收率Y2为评价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起膜铲入土角为30°,机具前进速度为5.5 km·h-1,残膜输送链转速为120 r·min-1时,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1.5%,残膜回收率为85.7%,整机运行状态良好,满足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