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大豆阶段发育动态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大豆类型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在借鉴吸收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水稻钟“模型和DSSAT3等模型思想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大豆阶段发育动态模拟模型(SDSM)。经验正不同类型品种平均误差在1~2d内,与传统的积温法相比,其模拟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大豆高产节本栽培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翻耕方式、宽行种植、高秆品种"的思维,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在前茬作物秸秆还田条件下,利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以少免耕为核心,选用(半)矮秆耐密植品种,采用窄行密植种植方式,缩行增密,减少田间作业,最终实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密植条件下,不同群体结构对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影响较大。⑴随着群体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干重、荚数、粒数降低,个体发育变差,倒伏加重;而群体干物重、叶面积系数、荚数、粒数及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增加趋势;⑵合丰42号密植最佳群体结构为45株/m2,盛花期和满粒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82和1.70,干物重分别为396.0g/m2和324.0g/m2,单株粒数47.1个,公顷产量为3578.3kg,较垄作对照增产18.3%。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增长而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土壤污染等严重问题,根据生产A级绿色农产品限量投入化学合成生产资料的原则,我们采取了传统农艺技术与现代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A级绿色高油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的研究。根据土壤的供肥状况,提出了有机氮和无机氮配合施肥技术,其中有机氮:无机氮—1:1的试验处理对大豆的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比不施肥处理的大豆增产32.8%,比测土施化肥处理增产5.2%,比化肥氮:磷:钾—1:2:0.5(常规用量)的处理增产4.4%。有机氮:无机氮—1:0.6的处理也较有机生物肥处理的增产。施化肥和有机肥均有助于大豆脂肪的积累和提高,尤其是增施有机肥对高油大豆脂肪的提高明显;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更有助于大豆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大豆类型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在借鉴吸收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水稻钟"模型和DSSAT3等模型思想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大豆阶段发育动态模拟模型(SDSM)。经验正不同类型品种平均误差在1-2d内,与传统的积温法相比,其模拟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因子对‘绥杂7号’产量影响的综合效应,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栽培密度、施肥量、播种日期与粒用高粱‘绥杂7号’产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DPS统计软件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建立的回归模型为:Y=8218.18312-446.78324X12-287.68422X22-567.34494X32。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肥量、播期3因子对产量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播期密度施肥量,对密度与肥料、密度与播期、肥料与播期之间的交互效应分析得出:以上两两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绥杂7号’获得7330 kg/hm2以上产量的栽培因子组合方案为栽培密度17.154~18.846万株/hm2,施肥量为211.8~150.7 kg/hm2,播种日期为5月7号—5月12号。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栽培密度、施肥量、播种日期与合农63大豆产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3763.36788 -217.91412X12 -211.01982X22-275.72009X32.结果表明:密度、肥料、播期3个因子对产量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播期>密度>施肥量,对2因子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密度、肥料、播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合农63获得3 282.2 kg·hm-2以上产量的栽培因子组合方案为栽培密度25.64~ 34.36株·m-2,施肥量231.4 ~ 243.6 kg·hm-2,播种日期为5月5日~5月10日.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助剂对莠去津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室内理化指标测定及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硅助剂对莠去津的增效作用,并探讨了有机硅助剂对莠去津增效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有机硅助剂混用于莠去津后对阔叶杂草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用量最低,仅为喷液量的0.1%,有机硅助剂2#增效作用最明显,莠去津900 g a.i.·hm-2加入有机硅助剂2#后可增加防效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佳木斯地区近年来大豆种子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大豆生产、品种布局、主导品种的应用和种子生产销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0~250kg,较常规垄作平均增产15%~20%。199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开始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