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施钾对花生积累氮素来源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生吸收土壤氮、肥料氮、根瘤固氮量及比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花生氮素均主要积累在籽仁中,但随着施钾量的增大,花生各器官中茎的含氮量增加幅度最大,果壳的含氮量增加幅度最小.适当增施钾肥可以提高各器官含氮量和15N丰度、氮素和15N积累量,促进花生植株对3种氮源的吸收利用,尤其对籽仁生物量(经济产量)的影响最大.吸收土壤氮的比例在38.29% ~ 45.10%之间,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12.37%~13.40%之间,吸收大气氮的比例在42.53% ~48.31%之间.适量增施钾肥提高了吸收肥料氮和根瘤固氮的比例,降低了吸收土壤氮的比例,提高了肥料氮的利用率,但过量施钾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92.
平均断面法计算渠道土方量的本质缺陷及改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传统的渠道土方计算使用的平均断面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该方法的本质缺陷,提出了运用二次B-样条函数拟合渠道填方或挖方断面面积函数,再结合样条积分公式来计算土方量的渠道土方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算法的实用性及优越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3.
种子库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时期的耕作土壤中残留的种子对开垦湿地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温室萌发法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对三江平原天然湿地、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结构和规模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特征及其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潜力.本次实验共萌发物种50种,随着开垦年限增加,萌发物种逐渐减少,天然湿地、开垦1年、3年、10年、20年的湿地分别为34种、31种、21种、21种和8种,萌发物种数与种子库规模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F1=8.32,F2=5.946,P<0.001).种子库密度以天然湿地和开垦1年湿地最大,分别为7624粒/m2,9836粒/m2.随着开垦年限增加,种子库规模逐渐减小,开垦3年、10年种子库密度为4336粒/m2,4872粒/m2.开垦20 a后,显著减少为432粒/m2.湿润条件下萌发物种数及种子密度显著高于淹水处理,种子库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0-5 cm土层种子库规模显著高于5-10 cm.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作为该地区优势物种,由最初的1192粒/m2,经过20 a开垦后在种子库中消失.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开垦年限范围内,开垦湿地土壤中仍然保留大量的湿地物种种子,在湿地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为明确花生根系生长是否存在冗余,探讨花生根系生长的适宜土壤深度,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尼龙网袋限根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深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但当限根深度超过60 cm,再增加土壤深度后增加幅度变小。在生育前期各土壤深度之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在生育后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冠比增大。荚果干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到限根深度60 cm处理时荚果干质量最大,之后再增加土壤深度荚果干质量反而降低。说明土壤深度过浅限制了花生根系、地上部和荚果生长,产量降低;土壤深度过深导致生长冗余,产量反而降低;适宜的土壤深度能够保持合理的根系大小,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荚果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5.
应用正交试验研究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对肠道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AUH-HM195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与酶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菌龄6 h,溶菌酶浓度5 mg/mL,酶解时间1 h,渗透压稳定剂在制备时使用0.7 mol/L KCl,再生时使用17%蔗糖,制备率为93.2%,再生率为14.5%。  相似文献   
96.
为调查贵州省细菌性山羊流产疫病的主要原因,分析山羊源流产细菌对正常怀孕动物免疫平衡的影响,本试验采集贵州省6个地区(州、市)12个规模养羊场临床健康和发病流产山羊的胎儿、子宫和母羊的阴道棉拭子样本共计107份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对3种主要羊源分离菌进行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调查,并用羊源流产细菌建立BALB/c小鼠流产模型,通过ELISA方法对妊娠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从采集的107份样本中共分离到13个属细菌共302株,其中发病流产山羊生殖器官中分离的细菌种类多于临床健康山羊;流产山羊生殖器官中分离的羊源细菌耐药率高于临床健康山羊细菌耐药率;3种主要羊源流产细菌埃希氏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均可引起怀孕BALB/c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流产,流产率为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胚胎吸收率为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BALB/c小鼠血清中的IFN-γ、IL-2含量上升,而IL-4、IL-10和孕酮含量降低。结果表明,贵州省细菌性山羊流产的发生与山羊生殖器官细菌种类多少、耐药性高低有一定相关性,推测山羊源流产细菌可能通过影响怀孕山羊的主要妊娠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含量导致山羊流产。  相似文献   
97.
王铭 《农家参谋》2016,(4):62-63
正向顾客介绍产品俗称拉生意,农民要学会拉生意,才能财源广进。目前,不少农民工返乡后在自己家门口开个小店,不仅方便了周围的乡亲,自己也积累了财富。不过要想货物卖得好,再好的产品你都要给顾客介绍,积极拉生意,下面介绍几个拉生意的技巧:吸引顾客眼球尽量把产品直接送到顾客手上,让顾客有直观效果。这样一来,感觉和原来是不一样的。价格即使高一些,人们还是愿意多花一点钱买好的。  相似文献   
98.
为了揭示冷害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玉米生产趋利避害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气象参考,笔者利用1980—2014年15个农业气象站的资料,基于≥10℃积温距平指标,对玉米出苗—七叶期、出苗—抽雄期、出苗—乳熟期的冷害进行动态判识,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建立积温距平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0—2014年间,研究区玉米3个发育时期内的冷害年数为7~17年,冷害随时间呈减少趋势,对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响应;空间上呈北多南少特征,并具有群发性、区域性和局地性特点;(2)研究期间,玉米3个发育时期的≥10℃积温距平具有16年左右的周期变化,1995年以前偏冷,之后偏暖;(3)在3个发育时期,研究区分别有13%、60%、67%的站点≥10℃积温距平与玉米单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积温距平为100~200℃·d利于玉米高产。以出苗—乳熟期分析热量与产量的关系效果最好;(4)≥10℃积温距平指标判识玉米冷害具有生物学和农学意义,有效提升作物冷害判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9.
以香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培育、样本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高浓度氮含量(0.49mg/L)、中浓度氮含量(0.33 mg/L)、低浓度氮含量(0.16 mg/L)3种浓度氮素水平条件下,香根草对单子叶营养液中扑草净的吸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氮素能显著提高香根草根系对单子叶溶液中扑草净的吸收,同时能促进扑草净在根系与茎叶之间的转移;中浓度氮素为水平时,扑草净在溶液中的残留率最小为1.80%,此时香根草对扑草净的去除率最大为18.07%。试验第40天时,氮浓度为低浓度水平时,扑草净在溶液中的残留率为1.86%,香根草对扑草净的去除率为16.51%;试验第40天时,与高浓度氮水平相比,中低浓度氮水平条件下,香根草表现出更佳的生长态势,且对溶液中扑草净的吸收、去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土壤容重影响花生生长的作用机制并为花生高产耕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设置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1.3 g/cm32个水平,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3、1.4、1.5 g/cm33个水平,共组合为6个处理(T23、T24、T25、T33、T34、T35),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组合处理对花生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容重1.2 g/cm3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根茎叶干物质积累在苗期、荚果干物质积累在花针期均较1.3 g/cm3处理高,其他生育期则均较1.3 g/cm3处理低;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条件下,花生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根茎叶荚果干物质积累均随着21~40cm土层土壤容重的增大而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为1.2 g/cm3时有利于花生苗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但不利于花生中后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过高则在整个生育期间均不利于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适宜的土壤容重组合T23、T33既利于花生苗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又利于中后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