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花培5号是利用 “豫麦18×花4-3”F1代花药培养诱导出单倍体花粉植株,经染色体加倍选育成功的国审冬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均获第一,区试混合样籽粒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审中筋麦标准。  相似文献   
82.
Two strains of Gallibacterium, isolated from one laying hen flock in Zhengzh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were identified by th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genus-specific PCR, and analysis of 16S rRNA gene, which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phylogenetic tree, with the 21 members of the 12 genera belonging to Pasteurellaceae to analyze the homology. Two strains were named Yu-ZZ-HL-I-SLG and Yu-ZZ-HL-II-GZ. The comparative result of the 16S rDNA sequence shows that the 2 isolated strains are identical in sequence; the highest identity (99.9%)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isolated strain and one of the strains of Gallibacterium anatis (AF228002), the homologies between the isolated strain and 3 strains of gallibacterium accessed in NCBI (AF228016, Gallibacterium genomosp.1, AF228017, Gallibacterium genomosp.2, AF228018, Gallibacterium genomosp.1) were above 97.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solated strain and the other strains of the other 11 genera which were between 90.7%-93.2%.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phylogenetic tree that the 2 isolated strains and the other 4 strain of gallibacterium fell into the same branch, furthermore the 2 isolated strains and the strain of Gallibacterium anatis locate in an internal branch, indicating that the 2 isolated strains belong to Gallibacterium anatis.  相似文献   
83.
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抗倒伏性及穗下节长度的QTL定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坤普  赵亮  海燕  陈广凤  田纪春 《作物学报》2008,34(8):1350-1357
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DH群体168个株系, 利用305个SSR标记对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进行了QTL定位研究。DH群体及两亲本于2005年和2006年种植于山东泰安, 2006年种于安徽宿州。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 2.0软件, 共检测到12个加性效应位点和10对上位效应位点。在4D染色体上控制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Apr4D, 贡献率为20.0%, 在各环境中稳定表达, 其抗病等位基因来源于抗病亲本豫麦57; 在7D染色体上控制小麦穗下节长度的qIlbs7D, 贡献率为12.9%, 在各环境中稳定表达。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对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的遗传起重要作用, 并且基因与环境常常具有互作效应。以上两个QTL可分别用于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穗下节长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4.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感染血清学检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河南省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份历时2年,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兽医院对来诊的未进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的1 169头猪随机采血,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为21.55%,同时在被检猪中又进行了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弓形体等疾病感染的检测,证实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结论]猪在发生一种或几种传染病的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往往可以继发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85.
蛋鸡群卡氏杆菌感染情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首次报道了我国鸡场中鸭卡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利用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等方法研究表明,所调查的12个鸡场均有卡氏杆菌感染,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8.4%,发病期为26~101周龄,典型症状是产蛋下降,病鸡腹部下垂、着地,行走如企鹅状,触之有波动感。剖检变化主要为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囊肿。从病鸡的卵巢、输卵管、肝脏等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为鸭卡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仅对头孢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而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同时也分离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结果提示:我国鸡群中的卡氏杆菌感染可能已相当普遍,有必要对其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6.
高产广适抗寒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花培5号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用豫麦18号×花4-3杂交组合F1代,诱导出单倍体花粉植株,经染色体加倍选育而成,属高产、稳产、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广的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新品种。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均获第一;区试混合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连续2年测试,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审标准。2006年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87.
一个新的植被参数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热量及水分交换,建立了以有效比湿等为基础且具普适性的植被参数化方案--1种等温大叶模式。利用拉萨、狮泉河和南京3个试验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验证并由此计算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以及净辐射量、土壤温度等观测结果进行比分析表明,该植被参数化方案成功地反映了下垫面的水、热传输特征。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内环境变化规律,将新鲜采集的牛瘤胃液按比例按比例加入到人工瘤胃模拟装置中,分组发酵培养6 h、12 h、18 h和24 h后,分别测定pH及发酵产气量,并提取不同培养时长瘤胃液样本总DNA,使用Miseq2×300 bp平台对样本16S rRNA基因V3~V4、18S rRNA基因V4区扩增产物测序,进行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瘤胃pH不断下降,发酵总产气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12 h内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针对瘤胃发酵液中原核型微生物和真核型微生物类群进行的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发酵培养12 h的样本中微生物物种丰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与0 h发酵样本差异显著(P<0.05),且随培养时间延长,群落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普雷沃菌属的物种丰度最高,均毛属为瘤胃纤毛虫优势种属。值得注意的是,瘤胃液中尚存在许多未被鉴别分类,且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为筛选出适宜在山西省运城市示范种植的早熟棉材料,依据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的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对20份早熟棉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筛选出各年度试验中产量较高的材料,并对其植株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各参试材料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其中邯郸818最高、石早2号最低;2016年CRIZI40203产量最高,与中棉所50号除外的其他品种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018年中棉所1602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选择邯郸818最高、石早2号、CRIZI40203和中棉所1602进行指标分析,结果显示,4份高产材料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平均值分别为生育期100d、株高53.9cm、第1果枝节位4.9节、果枝数9.2台/株、单株成铃7.9个/株、铃重5.0 g、子指10.7 g;纤维品质中,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均达到了品种审定要求;皮棉总产量为1 191.90~1 689.45 kg/hm~2,差异较大,与不同年份的种植密度和衣分不同有关。依据分析结果,可以明确育种方向,加快适宜运城市种植的早熟棉材料的种质创新及选育。  相似文献   
90.
摘 要:为了探讨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选用4个主导品种,采取理论测产与实收测产相结合,对项目组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及农户高产田进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划分为3个产量水平,进行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从10500~12000 kg/hm2提高至12000~13500 kg/hm2,收获穗数增加7736.25穗/hm2,增加了10.69%;产量增加1343.4 kg/hm2,增加了11.97%。产量水平由12000~13500 kg/hm2提高至13500 kg/hm2以上,收获穗数增加6333.75穗/hm2,增加了7.91%;产量增加1482.6 kg/hm2,增加了11.80%。直接通径系数,穗数(X1)为0.8146,穗粒数(X2)为0.1233,千粒重(X3)为0.1275,表明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因此,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应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产量。‘中单909’、‘登海605’、‘登海618’、‘郑单958’等品种,豫东平原夏玉米实现13500 kg/hm2以上的产量,种植密度为87000~91500株/hm2,收获穗数为84000~88500穗/hm2、穗粒数480~485粒、千粒重330~340 g。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通径分析;技术路线;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