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1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41.
为了分析低能N+离子束诱变小偃81后代紫秆突变现象,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突变株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结果发现亚基的表达量减弱、亚基缺失以及亚基分子量的变化等3种类型的变异。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突变株基因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能离子束诱发突变株基因组DNA SSR带型的改变,主要体现为扩增片段的增加和缺失。以上结果表明,紫秆现象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低能N+离子的注入,导致野生型小偃81基因片段的缺失或基因重组,造成紫秆显性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2.
以生物统计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低能离子束生物诱变研究领域的文献,对其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进行了评述,重点提出了处理群体小、缺乏重复设置、方差分析有待完善以及缺乏诱变后代跟踪研究等问题,并对低能离子束诱变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温麦19。共处理温麦19的小花800朵,获得241粒种子,结实率为30.9%,通过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分析,证明外源的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其中5个T0代植株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4.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从离子束注入小麦的后代中选到的株高变矮、蛋白含量提高的突变体M6进行分析,其中有两对引物扩增出与对照有差异的DNA片段。将差异DNA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序列对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突变体扩增的DNA片段主要表现为碱基的置换和缺失,其中有一个DNA片段序列与对照同源性较低,经BLASTn搜索,发现该变异序列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BAC克隆的一段序列匹配率达到95%。同时发现该序列与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高分子量麦谷蛋白(Agenome HMW glutenin)位点中的一段序列匹配率也达到95%。  相似文献   
45.
低能铁离子注入烟草叶片后 ,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表达量和谱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叶片中诱导出一条活性很强的Rf'1 同工酶谱带 ,缺失Rf5~Rf73条酶带。全蛋白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蛋白表达量的差异上 ,与POD同工酶的变化具有相关性。POD同工酶谱的变化反映了注入造成的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生化变化 ,为进一步揭示低能离子注入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磷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土壤中有效性最低的一种营养元素。农作物的产量常受到缺磷的影响而受损。研究植物对磷饥饿的反应对于培育耐低磷农作物、减轻农民大量施磷肥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将单基因拟南芥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比较是从分子到生理研究植物功能的一种理想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突变体主要有磷转运功能缺陷突变体、有机酸分泌功能缺失突变体、为研究某一特定基因功能而创造的突变体和根部形态突变体四类。它们在研究植物体内磷的转运、代谢、对磷的吸收和验证基因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植物对磷饥饿的反应中,磷的跨液泡膜运输、植物对磷的具体调控机制等重要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果。如何创造针对性强的筛选方法,诱导筛选更多的专一突变体是将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7.
油杉花粉发育进程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杉为我国特有易危树种.为探究油杉花粉发育过程,其花粉样品经荧光染料曙红和Hoechst 33342双染并以冬青油透明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单核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形成5-细胞型花粉粒,成熟花粉由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精原细胞(体细胞)、1个不育细胞(柄细胞)和1个管细胞组成.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出油杉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观察效果远较常规的醋酸洋红染色法理想.此技术可用于其他花粉发育阶段的鉴定.   相似文献   
48.
禾本科作物基因组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浈  孙营  李娜  秦广雍 《华北农学报》2007,22(4):108-111
以禾本科作物小麦为出发材料,通过优化AFLP选择性扩增步骤的4个限制性因素:Mg2 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预扩产物稀释倍数,确立AFLP最佳反应体系为: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吸取2μL做为选择性扩增模板,混合1.5 mmol/L MgCl2,0.2 mmol/L dNTPs,0.4μmol/L选扩引物1、U Ex Taq进行选择性扩增。应用该体系分析水稻和玉米两大类禾本科作物基因组DNA样品,同样取得理想结果,扩增出清晰可辨且适量的电泳条带。该技术体系为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禾本科作物遗传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离子束辅助大豆基因群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低能离子束辅助,将大豆全DNA分别导入中育5号、淮阴9628两个小麦品种,获得高蛋白(>18 5%)单株5株,最高株蛋白质含量为21 44%;低蛋白(<11 5%)单株3株,最低株蛋白质含量为10 96%。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小麦受体基因型的转化效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0.
低能离子注入种子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玉米干种子作为实验材料,设打印纸覆盖、铝箔覆盖和不覆盖3个处理,研究了在低能离子注入种子的过程中,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不能传递热量的打印纸覆盖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不覆盖的种子的发芽率其次,而可以传递热量的铝箔覆盖的种子发芽率最低。温度能够显著影响注入后种子的发芽,靶室内的高温总体上降低了种子的生活力。文中对离子注入时的温度效应做了校正,并给出了校正后的种子发芽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