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1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不同剂量率的紫外线对红细胞及其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剂量率分别为2.22、3.33、4.44、8.88mW/cm2的紫外线照射新鲜猪血制备的红细胞和红细胞膜,通过检测红细胞的溶血度及红细胞、红细胞膜的过氧化程度来研究射线所致膜的辐射损伤。结果表明,同一剂量下,经较低剂量率照射的红细胞溶血度较大,且受放置时间的影响很小,被辐射红细胞和红细胞膜的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量也显示反剂量率效应。  相似文献   
62.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Prd 29A:DREB 1A融合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温麦19.共处理温麦19的小花800朵,获得241粒种子,结实率为30.9%,通过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分析,证明外源的Prd 29A:DREB 1A 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其中5个T0代植株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3.
选取樱桃萝卜点点红为材料,对低能Ar 离子注入其干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发芽率、成活率与低能Ar 注入剂量的关系,对低能Ar 注入点点红种子后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POD酶谱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能Ar 注入都会引起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变异;在1×1017Ar /cm2与3×1017Ar /cm2剂量之间点点红种子的发芽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现出“马鞍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成活率的变化规律与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同工酶图谱中,POD在2.5×1017Ar /cm2和3.0×1017Ar /cm2增加一条酶带,且1.5×1017Ar /cm2和3.0×1017Ar /cm2高剂量注入时有缺失现象;酯酶(Est)在1.5×1017Ar /cm2和3.0×1017Ar /cm2剂量注入时酶带数增加,且变深。  相似文献   
64.
以香稻1号为材料,对64对PstⅠ-MseⅠ选扩引物进行筛选,确定19对引物能扩增出适量且清晰的条带。以19对引物对具有不同表型性状的4种T5代变异株系及其对照进行AFLP分析,结果表明,变异株系基因组较香稻1号发生了明显变化。回收克隆了变异株06-5-114-11-2的p38-114特异片段和06-5-108-11-3的p82-108特异片段,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38-114片段与序号为NM_001074855.1的mRNA序列相似性为99%,p82-108片段与序号为NM_001061652.1的mRNA序列相似性为100%。  相似文献   
65.
水稻染色体组加倍对其形态和胚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水稻圭630为材料,利用种芽诱导法获得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对其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以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圭630(4)的株高降低,茎秆粗壮,千粒重增加,穗长减少,二次枝梗较少,结实率下降,而叶片大小无显著变化;圭630(4)的胚乳蛋白各组分含量大部分呈增高趋势,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其中,醇溶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6.
青贮饲料中微生物及乳酸菌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中分离鉴定了22株乳酸菌,并研究了这些乳酸菌的特性。结果表明:分离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和兼性厌氧菌。根据所分离到的乳酸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这些乳酸菌可被分为6组(A-F)。经表型分类鉴定,A组、B组、C组和D组为典型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E组属于肠球菌属(Enterococcus)。F组为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青贮饲料中的大多数乳酸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总数的79%以上。  相似文献   
67.
离子束诱变产生的CGTase高产菌株发酵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束诱变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高产菌株在10L全自动发酵罐中的发酵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产生与发酵过程中pH和溶氧的变化直接相关;菌种传3代,发酵2 4h以内,产酶活力均在6 0 0 0IU /ml以上  相似文献   
68.
磷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土壤中有效性最低的一种营养元素。农作物的产量常受到缺磷的影响而受损。研究植物对磷饥饿的反应对于培育耐低磷农作物、减轻农民大量施磷肥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将单基因拟南芥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比较是从分子到生理研究植物功能的一种理想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突变体主要有磷转运功能缺陷突变体、有机酸分泌功能缺失突变体、为研究某一特定基因功能而创造的突变体和根部形态突变体四类。它们在研究植物体内磷的转运、代谢、对磷的吸收和验证基因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植物对磷饥饿的反应中,磷的跨液泡膜运输、植物对磷的具体调控机制等重要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果。如何创造针对性强的筛选方法,诱导筛选更多的专一突变体是将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9.
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的生理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拟南芥菜为研究对象,对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干种子的萌发力、苗体生长形态性状的影响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和酶谱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发芽率-剂量曲线呈“马鞍型”特性;离子注入对拟南芥菜生长有抑制作用,营养器官的损伤率-剂量关系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且剂量间各性状差异极显著;离子注入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酶谱的变异体现在谱带强弱的变化而不是谱带增减上,初步探讨了各性状表现与POD酶活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利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将大豆DNA导入小麦种子胚中,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分析了受体小麦幼苗叶片中蛋白水解酶的变化,结果表明:(1)离子束介导大豆DNA片段的小麦幼苗叶片的蛋白水解酶酶谱有明显变化,出现45和280kD两条新的酶带;(2)小麦幼苗叶片中45和205kD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受环境影响较大;(3)68和72kD两条酶带在各处理的不同 pH条件下均具较强活性;(4)不同pH条件下蛋白水解酶酶谱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