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1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有外源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红麻 ,分析了不同导入方法 (子房注射法、柱头滴加法 )和技术参数对受体植株当代结实率、T1代种子出苗率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导入方法在受体当代结实率、T1代种子出苗率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子房注射法结实率高于柱头滴加法 ,而出苗率则相反。外源DNA导入浓度和剂量对受体当代结实率、T1代种子出苗率则无显著影响 ;并确定除草剂PPT对红麻青皮 3号受体品种的幼苗期 ( 3— 4叶期 )的筛选浓度为 70 μg/ml,用该浓度PPT溶液筛选转化株 ,其T1代有 1 2 %的植株表现出对除草剂的抗性 ,其推断转化株的比率随外源DNA导入浓度及剂量的增大而提高 ,子房注射法较柱头滴加法其T1代有更高的推断转化株比率  相似文献   
22.
氮离子注入玉米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 离子束注入玉米H65和H14D种子,研究其M1代的细胞学效应,并以γ射线辐照作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不仅能够诱发M1代根尖细胞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而且还能够诱发染色体出现多种变异类型;其畸变频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注入剂量与畸变频率呈正相关。此外,离子注入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还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注入剂量与细胞分裂指数呈负相关。离子注入引起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基本相似,但在诱发细胞变异频率及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类型上存在差异。两个供试品系对N 离子的敏感性为H14D>H65。N 离子注入玉米宜采用的适宜剂量范围为2×10~(16)~8×10~(16)N /cm2。  相似文献   
23.
采用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玉米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菌液OD值、侵染时间、AS浓度、共培养时间4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内多重比较分析,得到了稳定的转化体系,即菌液OD值0.6,侵染时间30min,AS浓度200μmol/L,共培养时间2d。采用优化后的玉米转化体系进行试验,通过PCR验证,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有外源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红麻,分析了不同导入方法(子房注射法、柱头滴加法)和技术参数对受体植株当代结实率、T1代种子出苗率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导入方法在受体当代结实率、T1代种子出苗率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子房注射法结实率高于柱头滴加法,而出苗率则相反.外源DNA导入浓度和剂量对受体当代结实率、T1代种子出苗率则无显著影响;并确定除草剂PPT对红麻青皮3号受体品种的幼苗期(3-4叶期)的筛选浓度为70μg/ml,用该浓度PPT溶液筛选转化株,其T1代有12%的植株表现出对除草剂的抗性,其推断转化株的比率随外源DNA导入浓度及剂量的增大而提高,子房注射法较柱头滴加法其T1代有更高的推断转化株比率  相似文献   
25.
26.
陆地棉产量纤维品质和株型性状的多元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为了对转基因抗虫玉米转育株 Bt 蛋白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用Cry1Ab/Cry1Ac 平板试剂盒定量检测了3种含 Bt 基因的玉米回交后代品系 BC1F1 ( HZ3152、HZ3342、HC0142 ) 在相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时期相同组织中 Bt 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乳熟期 BC1F1 不同组织中 Bt 蛋白表达含量的高低顺序为: 叶片 >胚乳>花丝>种子苞叶;在BC1F1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 苗期、抽丝期和乳熟期 ),叶片中 Bt 蛋白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呈明显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Bt 蛋白含量在抽丝期达到最大,之后又开始下降;苗期 ( HC0142、HZ3152、HZ3342) Bt 蛋白的含量 (4.16、3.75和3.72 μg·g-1 ) 和乳熟期 (5.56、4.58和4.79 μg·g-1 ) 的含量分别是抽丝期 (6.05、5.36和5.50 μg·g-1) 的 68%、69%、67% 和91%、85%、87%。一般在玉米生长后期 Bt 蛋白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对其抗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该研究表明 Bt 蛋白在玉米回交后代中可以稳定表达,对 Bt 的相关研究为转基因育种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离子注入棉花生物学效应研究:Ⅲ过氧化物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9.
随着淡水资源的匮乏,干旱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而植物的耐旱性又属于数量遗传性状,这给广大遗传育种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难题。SKIP基因属于RNA调控基因,它参与调节生物体内多种RNA的剪切调控,进一步调整植物状态,应对逆境环境。利用BLAST搜索玉米基因组,得到相似度99%的玉米基因,命名为ZmSKIP。对该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过量表达载体,使用原位转化法得到过表达该基因的转基因株。对转基因株进行耐旱性实验,并使用ELISA方法检测转基因株的ABA含量。结果显示,转基因株中ABA相对野生型上升明显,具有更高的耐旱性。初步推断ZmSKIP在玉米中可能调控相应的耐旱基因表达从而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0.
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以2×10^15Ar^+/cm^2介导外源DNA引起受体性状变异的频率最高,达16.2%。经选育已获得了一批抗枯萎病、早熟、种子少腺体和优质等各具特色的陆地棉新种质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