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慕课建设处于初步阶段,该文基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特点和慕课特点,在加强园艺专业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和园艺专业教学环节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将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进一步慕课教育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枳(Poncirus trifoliata L.)高抗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但相关抗性机理仍不为人所知。以嫁接健康枝条的无毒枳作为对照,用Affymetrix柑橘基因芯片分析了感染CTV后枳叶片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共检测到表达量差异倍数≥ 2的基因295个,其中216个表达上调,79个表达下调。BLAST2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与抗逆反应相关的基因最多,乙烯、茉莉酸、赤霉素、脱落酸、生长素、水杨酸等植物激素代谢和调节相关基因为数不少,一些编码细胞壁形成或组分相关蛋白的基因差异表达明显。本研究可为揭示枳抗CTV的机理提供了转录组学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易感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品种锦橙CTV应答分子机理,筛选和分析CTV应答基因。【方法】以嫁接CTV强毒株TRL514的锦橙阳性材料叶片为试验方(Tester),用嫁接无毒枝条的CTV阴性锦橙叶片为驱动方(Driver),构建CTV侵染的锦橙的正向差减文库。【结果】随机挑选850个阳性克隆测序,其中742条测序成功,去除载体片段和接头序列后得到有效EST 692条。将所有EST序列对应到柑橘的预测基因组转录物,共涉及137个柑橘基因。应用BLAST2GO对这些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归类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受CTV侵染的影响,锦橙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上调明显,与光合器官碳固定、氮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途径相关的EST出现频率较高。另外,与抗逆防御以及苯基丙氨酸合成、类苯基丙烷代谢、类胡萝卜素合成等与植物防御素类物质合成密切相关的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较多。【结论】由于CTV的侵染,CTV易感品种锦橙基础代谢改变明显,须通过增强能量代谢和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来维持自身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4.
分析已知柑桔衰退病强毒系基因组并克隆CTV中一个重要的基因P23.利用重叠延伸PcR法的原理,成功的将P23基因保守序列第206位碱基由C突变成T,由此该位点成为限制性酶(SacI)的识别位点.把改良后的P23基因插入到T载体中,测序发现成功地突变掉目的位点.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CTV病毒,克隆突变CTV序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番茄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目前尚无其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c)抑制作用的报道。比较了‘倍盈’番茄根、茎、叶粗提物对Foc热带4号小种(FocTR4)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根、茎、叶粗提物均可抑制FocTR4的生长,抑制效果依次为:叶茎根。此外,高浓度番茄叶和茎粗提物(100.0 g·L~(-1))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优于中浓度(66.7 g·L~(-1))和低浓度(50.0 g·L~(-1)),而中浓度根粗提物的抑制效果略优于高浓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闽侯野生蕉(阿宽蕉,Musa itinerans)果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颜色(绿色和紫色)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探讨miRNA在野生蕉不同颜色果皮转录后水平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为芭蕉属植物果皮颜色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取野生蕉同一果梳上不同颜色(紫色和绿色)的果皮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野生蕉不同颜色果皮组织的miRNA表达谱,筛选不同颜色果皮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相关靶基因,通过靶基因分析,获得与调控野生蕉果皮颜色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从不同颜色野生蕉果皮中共获得34.11兆条原始读长,经过滤后得到28.73兆条clean reads,从中鉴定出132个已知的miRNA序列和122个新的miRNA;筛选出36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0个在紫色果皮中上调表达,26个在绿色果皮中上调表达。表达量最高的miRNA为mit-miR167,而差异倍数最大的为mit-miR172a-3p-2。差异表达miRNA共预测出1164个靶基因可能参与野生蕉果皮颜色调控,并主要在DNA结合、离子跨膜运输活动等功能和植物病原互作等途径富集。其中,有7个基因直接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主要受到miR156和miR482家族的调控。同时,选取6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3个miRNA在绿色果皮中上调表达,3个miRNA在紫色果皮中上调表达,定量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的结果一致。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野生蕉果皮miRNA表达谱,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可能和调控野生蕉果皮颜色性状相关的miRNA和代谢通路。综上所述,野生蕉果皮颜色可能受到多种miRNA的调控,并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果皮花青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过程,并对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真菌诱导子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相关性,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为材料,研究真菌诱导子种类、浓度及处理天数对龙眼愈伤组织细胞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100 mg/L 拟茎点霉菌诱导子培养 35 d 时,最有利于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含量高达 8.58 mg/g;拟茎点霉菌诱导子浓度为 50 mg/L 时培养 35 d,最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36.83 μg/g;胶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 50 mg/L 时的培养基中培养 35 d,最有利于单宁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10.50 mg/g。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胶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 400 mg/L 的培养基中培养 7 d,最有利于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 6.29 mg/g;尖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 200 mg/L 的培养基中培养 7 d,最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 49.21 μg/g;胶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 400 mg/L 的培养基中培养 7 d,最有利于单宁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 13.15 mg/g。本研究为将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工厂化生产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等次生代谢物质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猕猴桃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摘后容易腐烂,难于贮藏,猕猴桃果实的采后贮藏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迅速发展的重大因素。本文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乙烯、1-MCP(1-甲基环丙烯)、ABA(脱落酸)、茉莉酸和水杨酸、保鲜剂、果实采收期、贮存条件等因素对果实成熟软化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延长猕猴桃贮藏期和货架期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福建非洲菊产区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清流是我国重要的非洲菊产区,近年来该地区根腐病为害严重。本研究以表现出根腐病症状的非洲菊病根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获得尖孢镰刀菌、隐地疫霉菌、炭疽菌、腐皮镰刀菌等多种致病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和隐地疫霉数量最多。经柯赫氏定理验证确定隐地疫霉为导致福建清流地区根腐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可为福建清流地区非洲菊根腐病防治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可为今后非洲菊-根腐病互作机理、拮抗菌的筛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