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明确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芒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采用性诱剂、食诱剂等方式开展实蝇害虫的诱集。经过持续跟踪调查,明确了该地主要的实蝇科害虫种类分别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占比94.85%;其次是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分别占比2.51%、1.45%;黒漆实蝇Zeugodacus scutellaris (Bezzi)(1.01%)、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 (Wang)(0.02%)、泰实蝇Bactrocera thailandica(Drew &Hancock)(0.16%)和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0.01%),其中桔小实蝇占据了主要生态位。从种群消长动态分析,7月3日至8月5日,桔小实蝇数量出现急剧上升,10月11日达到高峰值。由于安龙县地理位置及气候的特殊性,桔小实蝇可常年发生,成为一个向外输出虫源的虫源地。为此,在桔小实蝇的防控上,重点是降低虫口基数。可常年设置性诱剂诱杀,结合收获后捡拾落果集中处理、药剂封杀土表等措施防控桔小实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42.
稻水象甲幼虫在水稻根部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幼虫在水稻田间的分布情况,采用全田调查和平行跳跃式取样法,运用l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稻水象甲幼虫在水稻根部空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幼虫在秧田返栽田虫口密度显著高于移栽田,幼虫在秧田返栽田和移栽田水稻植株根部均呈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田块的中部区域,但个体间相互排斥,聚集原因系环境因素造成,秧田返栽田密度较高田块的聚集原因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稻水象甲幼虫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首先将水牛睾丸经二步酶消化法制成单细胞悬液,依次采用差速贴壁法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精原细胞。在制备好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采用含2.5%血清的培养液对精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血清和成纤维细胞对精原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在体外成功培养了2周通过提取体外培养精原干细胞总FZNA,设计引物并对其进行基因鉴定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证实体外培养所得的细胞仍保持有精原干细胞的特性,并且该克隆是处在未分化状态的精原干细胞形成的。上述研究可为体外建立水牛精原干细胞长期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4.
本文简介了我国猪品种培育存在的问题和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以及转基因技术在猪品种改良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及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和用于人类疾病治疗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平菇绿霉杂菌进行化学药剂防治,相比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具有更为有效的防治效果,并且实践中宜采用低浓度,如8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绿霉防治,其效果相对好。  相似文献   
46.
程英 《山西果树》2011,(4):60-61
竞争枝主要指中心干、主枝、辅养枝等枝头上的并生枝和有夺头、乱头趋势的枝,可采用如下处理方法:①抹芽、摘心、疏枝。对发枝力强、成枝力弱的品种采取抹芽;对发枝力弱、成枝力强的品种可采取摘心;对发枝力和成枝力都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47.
程英 《杂粮作物》2006,26(6):439-440
食用豆包括小豆、绿豆、豌豆、豇豆、芸豆等多种可供食用的小宗豆类品种。食用豆类产品营养丰富,医食同源,属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也是极具出口创汇潜力的作物。目前我国食用豆类出口的主要目标国家是韩、日、美及欧洲各国。随着这些国家对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加,中国的食用豆产品必将成为其重要的来源。在国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从吃饱穿暖转而追求吃好穿好。杂粮及食用豆产品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正在逐步被人民所认识,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48.
李玲  孙文松  程英 《杂粮作物》2005,25(5):307-307
辽谷一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2004年7月通过辽宁省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适中(120 d),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综合性状好,抗病、抗旱、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49.
食用豆新品种"粒用型白芸豆"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英  徐敏 《杂粮作物》2007,27(2):97-97
粒用型白芸豆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从阜新地方品种中选育成功的食用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营养丰富、外观品质好的特性,且栽培管理简便,适于在辽宁省等适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0.
程英 《新农业》2001,(5):17-17
辽绿111号绿豆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采取集团选育法选出的一个新品系,早熟、优质、高产:株高70厘米左右,分枝2~4个.荚长10厘米,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籽粒鲜绿有光泽。粒大,百粒重6克。生育期75天。成熟集中易采收。平均667平方米(亩)产100公斤,高者达150公斤。比农家品种增产2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