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林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围场国有林场的实践,主要分析了新时期林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2.
国有林场内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其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工作开展的情况与林场的稳定发展密不可分。结合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的实际,简单分析了我国国有林场中财务管理的问题,并提出几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3.
简述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有利于打造宜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4.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冶市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危害重。2005年通过对蔬菜病虫害发生动态监测,初步摸清了大冶市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同时,结合蔬菜生产季节,对蔬菜病虫害进行了发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35.
开展了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14 d,以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效最佳,分别为91%和80.77%。药后7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防效分别为74.78%、50.93%、32.72%;药后14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防效分别为53.45%、53.22%、52.81%。综合来看,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3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各类资本纷纷进军种子市场,种业呈现出多元化经营格局。随着种子市场的发展,种子市场的植物检疫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38.
稻曲病又叫青粉病,是由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随着红莲优6号、粤优938等高感稻曲病品种的推广,稻曲病已成为大冶市中、晚稻主要病害,严重田块病穗率可达30%以上。2005~2006年我们分别在陈贵镇堰畈村乔良六家中稻田和殷祖镇巴庄村周平安家中稻田进行了防治稻曲病药剂筛选试验,2006年在刘仁八镇刘仁八村刘克俭家中稻田进行不同品种对稻曲病抗性测定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是水稻的两种重要害虫,“两虫”在大治市常同时发生。二化螟造成水稻大面积成枯鞘、枯心、虫伤株、死孕穗和白穗,稻纵卷叶螟造成大面积白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筛选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防治效果的药剂,达到一药多治、省工、省药、高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2008年7~8月在大冶市茗山乡屋段村5组段新华家稻田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田面积0.1hm^2,  相似文献   
40.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时期,农业经营形式多样,个体、集体和专业化合作组织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生产目的、生产规模、生态环境、消费观念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病虫种类增加,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加大,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峻,重大突发性病虫害发生频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