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基质栽培模式,研究了廉价型基质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的效应(R)是牛粪〉蛭石〉沙子;因素间最佳容积比是:沙子:牛粪:蛭石=0.4:0.4:0.2。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存活率、基本苗变化顺序是:蛭石(CK)〉廉价型基质,而单株粒质量、单粒质量、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变化顺序是:廉价型基质〉蛭石(CK)。廉价型基质栽培与传统蛭石(CK)比较,基质成本降低了6.40元/m^2,利润增加了8.06元/m^2。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张掖地区压缩小麦/玉米带田的依据是水资源短缺,带田生产的粮食商品性差、效益低,不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引起耕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以节水为出发点,压缩小麦/玉米带田面积,大力发展制种业和草畜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加工专用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适宜密度,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商品薯率、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对生育期影响不大,对产量及其农艺经济性状均有影响。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9.09万株/hm2,平均产量达42924kg/hm2,田间种植垄株距为110cm×20cm;适宜密度范围为8.33万-9.09万株/hm2,相应的田间种植垄株距为(120~110cm)×20cm。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磷素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制种玉米NPK配合施用比NK配合施用增产25.30%。玉米产量随P素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单位P素增产效果则随P素用量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P素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60.15kghm-2时,玉米理论产量为9.75thm-2,收入2.09×104元hm-2,P肥成本150.00元hm-2,收益2.08×104元hm-2;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土壤速效P2O5含量5.71mgkg-1的风沙土,每kgP素玉米增产21.17kg;而土壤速效P2O5含量11.23mgkg-1的灌漠土,每kgP素玉米增产13.50kg。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对河西内陆灌区棕漠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棕漠土保水肥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制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棕漠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配方筛选及对棕漠土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配比为:有机生态肥∶保水剂∶制种玉米专用肥∶聚乙烯醇为0.978 3∶0.000 9∶0.019 6∶0.001 2。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施用量为68.75t/hm~2,制种玉米理论产量为6.64t/hm~2。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与传统化肥比较,棕漠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22.75%,22.76%,22.74%,9.50%,22.75%,22.76%和22.74%;有机质、CEC、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35.01%,21.64%,0.63%,2.26%和2.09%;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增加93.97%,35.35%,20.78%;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增加61.82%,44.64%,40.00%和64.29%;制种玉米增产值和施肥利润增加39.23%和31.82%。[结论]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棕漠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制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5个密度水平对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呈增高趋势,商品薯率呈递减趋势,密度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陇薯8号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7.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平均产量达62674.4kg/hm~2,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表现最优,其田间种植垄株距为110cm×24cm。  相似文献   
17.
河西地区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于河西地区种植的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满足马铃薯加工企业及种植户需求,笔者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开展田间比较试验,生长期调查各参试品种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陇薯9’号和‘青薯10号’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陇薯9号’平均单株结薯数5.7个,单株产量1308.5 g,商品薯率93.9%;‘青薯10号’平均单株结薯数5.4个,单株产量1278.7 g,商品薯率92.5%。在园艺村和花寨村2个试验区,陇薯9号产量分别达到66919.2 kg/hm2和 70555.6 kg/hm2,淀粉含量分别为18.89%和19.17%;‘青薯10号’分别达到62626.3 kg/hm2和62676.8 kg/hm2,淀粉含量分别为19.12%和18.80%。试验初步筛选出‘陇薯9号’和‘青薯10号’可作为河西沿山冷凉灌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河西内陆灌区的耕种栗钙土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多元复混肥>保水剂>聚乙烯醇>5406菌剂>糠醛渣;因素间最佳组合是:5406菌剂101.25 kg·hm-2、多元复混肥1 500 kg·hm-2、保水剂22.50 kg·hm-2、聚乙烯醇67.50 kg·hm-2、糠醛渣11.25 kg·hm< sup>-2。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蓄水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数量、马铃薯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肥料贡献率在增加,但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在1.40 t·hm-2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施肥量,边际利润出现负值。经回归统计分析,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与马铃薯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24.79+6.5408x-0.9251x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3999 t·hm-2,马铃薯理论产量为35.7602 t·hm-2。在耕种栗钙土上施用多功能专用肥,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了马铃薯的施肥利润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沙子、牛粪作为蛭石替代物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子、牛粪、蛭石容积比按0.40:0.40:0.20配制的栽培基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存活率、基本苗率虽然比ck(蛭石)降低了2.21%和4.42株/m2,但单株粒重、单粒重、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利润、投资效率却比ck(蛭石)增加了0.52g/株、0.15g、0.08粒、4.75粒/m2、8.22元/m2和8.26元。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药剂处理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环腐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为害较大的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田间发病率平均约为21.6%,发病轻的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