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克隆和分析与大豆孢囊线虫寄生密切相关的果胶酸裂解酶新基因,为研究大豆孢囊线虫寄生和致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依据,并为探讨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控新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EST分析结合RACE-PCR扩增方法,从大豆孢囊线虫中克隆出1个果胶酸裂解酶新基因;通过原位杂交和半定量PCR的方法确定基因的表达部位和分析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采用Southern杂交方法分析基因的拷贝数。【结果】 从大豆孢囊线虫中克隆出1个全长为957个碱基编码227个氨基酸残基的新果胶酸裂解酶基因Hg-pel-5(GenBank 登录号HQ123259)。Hg-pel-5 基因组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预测蛋白含有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和4段细菌结构的果胶酸裂解酶第三家族的保守位点。原位杂交确定Hg-pel-5在大豆孢囊线虫亚腹食道腺中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Hg-pel-5在寄生前和寄生过程早期的2龄幼虫大量表达。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Hg-pel-5存在于大豆孢囊线虫基因组中并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结论】对大豆孢囊线虫中1个新的果胶酸裂解酶基因Hg-pel-5进行克隆和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大豆孢囊线虫早期寄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研究马铃薯产量与性状间关系的有效算法。利用粗糙集在处理不完备信息方面的优势来抽取马铃薯植株生物学性状与产量间的规则,根据抽取的规则可以指导品种选育和产量预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在对象信息不足或存在冗余时仍然有效而且不需任何先验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块茎蛾是马铃薯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会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该害虫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马铃薯块茎蛾的抗药性增强,使用单一的化学防治并不能对该虫进行长久有效的控制.因此,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马铃薯块茎蛾的天敌种类、昆虫病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间作套种对病害控制的研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明间作桃树对石榴枯萎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ITS5-1737F和ITS2-2043R为引物,对云南蒙自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MZD)、健康石榴根际土壤(MZ)以及间作桃树修复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MZP)样品的真菌ITS区进行扩增,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系统分析3种土壤样品的根际微生物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MZD,MZ,MZP在门水平上的平均序列数目分别为32 865、34 698、28 714,在属水平上的平均序列数目分别为30 901,30 514,27 002,多年生石榴树根际土壤真菌的平均序列数多于间作桃树修复枯萎病石榴树。MZD、MZ、MZP得到的OTUs数分别为1174、1076、1007,韦恩图分析表明,MZD特有OTUs数为152个,MZ特有OTUs数为47个,MZP特有OTUs数为94个。PCA分析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组成间作桃树修复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与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差异较大,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通过间作桃树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变。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共...  相似文献   
15.
云南石榴根际剑属线虫的记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云南省主要石榴产区蒙自县、会泽县和建水县,采集了石榴根际土样标本,分离得到线虫后,采用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寄生于云南石榴根部的剑属线虫有两种:一种是标明剑线虫(Xiphinama insigne Loose),1949;另一种为短颈剑线虫(Xiphinama brevicolle Lordello & Da Costa), 1961.  相似文献   
16.
植物提取液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抑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采自云南的6种植物的24种提取物对水稻潜根线虫的生物活性,以黄花菊甲醇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为最高,夹竹桃其次。从植物不同部位提取的植物提取液,其杀线虫活性也存在差异,72 h后,线虫在夹竹桃花、叶、皮提取液中死亡率分别为85.45%、73.15%、40.56%,在紫茎泽兰花、新叶、陈叶、茎秆提取液中死亡率依次为69.92%、37.76%、32.56%、27.64%。夹竹桃(叶)、紫茎泽兰全株、青蒿等植物甲醇提取液用无菌水稀释2.5倍、5倍、10倍、20倍、40倍后,48 h后夹竹桃稀释2.5倍活性最高,达到82.16%,稀释10倍以上活性降低。夹竹桃、紫茎泽兰、青蒿三种植物叶片水提取液经太阳光照射6 h后,线虫死亡率分别从原来的74.1%、21.5%、7.91%提高到100%、35.6%、24.5%,表明光照处理可增强植物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石榴园内对病原根结线虫诱集能力较好的诱集植物,在感病石榴园内分别比较了分区和混合种植的不同寄主植物(番茄、黄瓜、茄子、菠菜和辣椒)对病原根结线虫的诱集效果。结果显示,分区种植和混合种植寄主植物对根结线虫的诱集效果一致,不同寄主植物之间诱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分区种植还是混合种植,黄瓜和番茄的根结百分率均较高,分区种植时黄瓜、番茄的根结百分率分别为35.2%、14.5%,混合种植时黄瓜、番茄的根结百分率分别为40.0%、15.3%,其中黄瓜的根结百分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植物;番茄和黄瓜根际土壤中的二龄幼虫数显著高于茄子、菠菜和辣椒,根中的雌成虫数和卵块数也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说明在石榴园内种植的番茄和黄瓜对石榴病原根结线虫的诱集能力显著强于茄子、菠菜和辣椒。  相似文献   
18.
Fyzs12发酵粗提液的杀线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yzs12是一种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的镰孢霉(Fusarium sp.)菌株,该菌的发酵粗提液12h内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二龄幼虫的致死率达87%,并能使线虫的体腔内含物发生消解,同时产生液泡;对爪哇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有抑制作用。将发酵粗提液稀释到60%时,仍具有原液的杀线虫效果;经过121℃处理25min后,杀线虫效果仍与原液相当,热稳定性好。初步表明该菌有良好的杀线虫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木醋液的杀线活性及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维蛟  李强  胡先奇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4120-4126
 【目的】初步探究木醋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抑制作用,以及木醋液及其配剂对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不同稀释浓度的木醋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抑制作用,根据实验室测定结果设计小区试验,进行木醋液及其配剂对石榴根结线虫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大田防治。【结果】不同稀释浓度的木醋液对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均有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减小。木醋液稀释浓度为150倍处理72 h时,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76.3%、78.4%、77.9%和72.2%。木醋液和木醋液配剂对石榴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3.9%和50.5%。木醋液和木醋液配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寻甸分别为54.1%和28.6%,个旧的为27.8%和19.6%。【结论】初步证明木醋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有抑制作用,对石榴根结线虫病和番茄根结线虫病有防治效果,对防治根结线虫病有研究价值、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叶片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是MS+KT 0.5 mg/L+2,4-D 10 mg/L和MS+2,4-D0.5 mg/L+6 BA 0.5 mg/L,诱导率为100%.二者相比,前者长出的愈伤组织较为紧密,而后者松散性好.MS+6 BA 0.5 mg/L+10%香蕉汁是诱导芽最佳的培养基,达87%;加入0.3 mg/L NAA的1/2MS培养基对生根较为有利,达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