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239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434篇
  109篇
综合类   1122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591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盐碱胁迫对刺槐和绒毛白蜡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Cl、NaHCO3、Na2SO4、Na2CO3)溶液处理1 a生刺槐和绒毛白蜡,研究了两树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叶绿素和丙二醛、脯氨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中性盐的胁迫下,刺槐和绒毛白蜡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并不呈现单一的变化趋势;在碱性盐的胁迫下,刺槐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绒毛白蜡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两树种在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中性盐胁迫下,刺槐和绒毛白蜡都与脯氨酸呈正相关,在碱性盐胁迫下则呈负相  相似文献   
992.
研究目的:探讨三峡库区石漠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提出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石漠化是威胁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适度控制新增耕地率,大力提高土地生态效益;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93.
从新干、崇仁,南昌、新余等县、市来稿看出,去年我省吨粮田的建设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规模不断地扩大;二是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效益不断增长。崇仁县1988年建设吨粮田11200亩,平均亩产1066.5公斤。共增产粮食174.7万斤,增收115.3万元,亩增效益102.96元;新干县由1987年的12000亩发展到1988年的50480亩,平均亩产1010.8公斤,亩增纯收入67.06元,对全县粮食持续稳定增长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国玉米生产上的危害日益加剧,培育抗病玉米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途径,培育抗病品种关键在于多生态区抗源种质的筛选、育种亲本抗病性快速改良纯化及鉴定。本文分析玉米南方锈病在国内外的发生与危害、侵染源及传播特性、病菌侵染玉米后的病症特点,阐述玉米抗南方锈病种质资源的挖掘与筛选,探讨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研究,提出抗病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95.
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较高的用种成本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水稻轻简化栽培的需求,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型是降低制种成本的一条理想途径。本文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面临的难题,结合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解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难题的技术途径,并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猕猴桃酒酿造工艺参数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接种量对酿造猕猴桃酒品质的影响,得出了猕猴桃酒质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和接种量对猕猴桃酒质量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主因子效应为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接种量。猕猴桃酒酿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0℃,接种量10.3%,pH值3.6;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猕猴桃酒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猕猴桃酒中酯类、醇类、酸类和醛酮类香气与工艺参数间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997.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落后、效益低、成本高的问题,制约了杂交稻推广应用。利用小粒型不育系可实现杂交水稻混播、混收、机械分离等全程机械化制种,降低杂交稻制种成本,提高制种效率。本研究以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大粒恢复系R141和新组合卓两优141为材料,对其适合机械化制种的农艺性状、异交特性、混播制种及大面积制种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C815S相比,卓201S株高较矮,穗长较长且直立,包颈粒率、穗萌率、黑粉病、开颖率均低于C815S,对"九二〇"较敏感,且较难落粒,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而R141株高较高,花粉数量大,花期长,且对环境温度较钝感,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异交特性。卓201S谷粒厚1.71mm,千粒重14.00g,R141谷粒厚2.23 mm,千粒重28.20 g,两者籽粒大小差异显著,通过特定的狭长形筛孔筛子,实现了杂种F1与父本种子的高效分离,杂交种子含父本率为0,杂种损失率为2.31%,种子纯度在生产上达标,可实现机械化制种;与传统制种模式相比,混播制种可使父本基本苗减少85%,母本容量增加20%,制种产量增加21.37%,制种综合效益增加31.4%。父母本较好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和植物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采集了元谋干热河谷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包括灌丛、草地、森林、新开垦农田(新农)、常年耕作农田(常农)、侵蚀裸地(裸地),并利用盆栽探索了土壤酶活性和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长对氮(N)、磷(P)、氮磷(N+P)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生物量受土地利用类型和处理双重因素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生物量具有显著作用。(2)除农田土壤(新农和常农)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上植物生长受到养分添加的显著影响,其中添加P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 而N+P处理又显著高于单一的P添加; 而新农和常农不同养分处理间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3)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但是不同养分添加处理之间土壤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干热河谷土壤中植物生长的限制养分主要为磷,然而土壤酶活性则不受氮磷养分的限制,其活性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99.
为揭示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专家访谈法、典型调查法、平行比较法和试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比单独莲藕种植模式每667 m~2的总成本增加了409.67元,增幅9.84%;产值增加了4713.71元,增幅85.21%。当小龙虾价格低于23.40元 · kg-1时,采取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所获的纯收益低于单独种植莲藕模式,宜单独种植莲藕。此外,该技术化肥农药减施效果显著,推动了产业绿色发展,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结合4WM-100B型麦冬收获机近年来在三台县的推广使用情况,对麦冬收获机的推广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麦冬收获机在三台县示范推广的经验,并对示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