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61.
控失磷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润 《中国稻米》2010,16(6):39-42
在早稻上进行不同量控失磷、钾肥与常量控失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随着磷、钾肥用量的减少,早稻产量也随之下降,但磷肥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小,减产幅度为2.5%~5.7%,与常量控失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控失钾肥随着用量的减少,早稻产量也下降,减产幅度为4.46%~7.64%,与常量控失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显著;但与常规肥料相比,减少磷肥用量对早稻产量影响不大,但减少钾肥用量对早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比常规钾肥用量减少75%时,早稻减产0.7%。  相似文献   
62.
针对棉花营养钵育苗死苗的原因,在实践中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3.
水稻强化栽培大田基本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有机肥、小苗稀植、节水灌溉。密度与栽插本数试验结果表明,以株行距0.4 m×0.4 m、0.3×0.3 m,且是双本栽插的较佳,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同落谷量、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比例过多,不利于直播早稻萌芽而影响成苗率。茎蘖增长速度与最高分蘖数随基施氮肥比例增加而提高,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而使成穗率降低。前期基蘖肥高时可促进早稻的地上部分生长,以及物质运输,有利于早稻分蘖,但也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穗肥比例,可增加地上部分干物重,保持后期根系活力,并提高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直播早稻的基、蘖、穗的氮肥适宜施用比例为60:20:20,可保持较高的成穗率,适宜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群体发展比较合理,产量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65.
高蛋白春大豆套种木薯的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9年在福建省大田县进行了高蛋白春大豆与木薯不同行距套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固定木薯密度,套种单行、双行和三行大豆3种种植方式中,双行大豆套种木薯,效益最高,即大豆种植密度25×50cm,7280株/667m2;木薯种植密度0.8×1m,800株/667m2,效益465.50元/667m2.  相似文献   
66.
晚稻生产中基施40kg/667m2肥,后期适当增加氮肥和钾肥(不含控失剂的氮肥)能够增强水稻抗性,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后期熟相好,产量高,比当地习惯施肥增加78.4kg/667m2,增加收131.82元/667m2,在大田生产中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周永进  胡润  陈再高  纪根学  冯骏  吴文革  许有尊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56-12058,12090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机插育秧技术,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加快安徽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高产早稻品种中早2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00 g/盘的播种量有利于提高机插早稻的根冠比和茎基粗等秧苗素质指标,秧苗素质符合机插作业要求,同时降低早稻的漏插率和伤秧率;机插后大田缓苗期短,分蘖早发、群体结构合理,茎蘖成穗率高,产量结构优化。[结论]双季稻区机插早稻的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  相似文献   
68.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菜用大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闽北生态区,闽豆1号春播以4月16日和30.0万株/hm2处理组合的鲜荚产量最高,为14288.21 kg/hm2。其适宜播种期是4月上中旬,适宜种植密度是30.0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69.
氮肥运筹技术对抛秧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氮量条件下,2006年在安徽省贵池市梅龙镇水稻土上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早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比例与抛秧早稻最高分蘖数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从而使成穗率降低。当基施氮肥比例达到70%时,抛秧早稻地上部分干物重下降。地下部分根系生长则是随基肥氮比例减少而呈增强的趋势。基肥氮比例对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以分蘖期最为明显。氮肥运筹直接影响抛秧早稻产量的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基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当基肥穗肥施N比例为35.6%和32.2%,产量可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0.
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基因型和环境(G×E)交互作用.利用AMMI模型分析菜用大豆区域试验的G×E交互作用,探讨菜用大豆品种的稳定性,为品种的全面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