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科学使用除草剂、预防杂草抗药性的产生,研究10%(质量分数,下同)噁草酸乳油以田间推荐剂量60.0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和45.0 g·hm-2(田间推荐剂量减量25%)分别与不同剂量的50%噻苯隆悬浮剂(37.5、75.0、150.0 g·hm-2)、41%乙烯利水剂(400.0、600.0、800.0 g·hm-2)混配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噻苯隆悬浮剂75.0 g·hm-2和150.0 g·hm-2与45.0 g·hm-2的噁草酸乳油混配使用,药后15 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3.3%和96.5%,极显著高于噁草酸乳油单剂处理的52.3%;药后45 d的株防效分别为93.5%和98.3%,显著高于噁草酸乳油单剂处理,质量防效分别提高19.3和24.4百分点。600 g·hm-2和800 g·hm-2乙烯利水剂与45.0 g·hm-2的噁草酸乳油混配使用,药后15 d、30 d、45 d的株防效为89.2%~100.0%,极显著高于噁草酸乳油单剂处理;药后45 d的质量防效分别提高21.1和24.2百分点。可见,噻苯隆悬浮剂和乙烯利水剂分别与噁草酸乳油混配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32.
无人机喷施噻苯隆·敌草隆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的效果,利用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在棉田开展了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与不同用量的乙烯利水剂及烷基乙基磺酸盐助剂混合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35 g·hm-2 噻苯隆·敌草隆时,添加乙烯利和助剂的处理对棉花的脱叶药效和吐絮药效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其中噻苯隆·敌草隆135 g·hm-2、乙烯利1 200 g·hm-2和助剂900 g·hm-2混合喷施,对棉花的脱叶及催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敌草隆和二甲戊灵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不同剂量的敌草隆水分散粒剂、二甲戊灵乳油及其混剂进行土壤封闭,药后15 d、30 d、45 d调查棉田杂草数量,并在药后45 d测定杂草地上部干物质质量,计算株防效和鲜物质质量防效。结果表明,敌草隆和二甲戊灵混用对棉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其中敌草隆按照750~1 050 g·hm-2(有效成分,下同)与148.5~297.0 g·hm-2的二甲戊灵混配,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鲜物质质量防效分别达到93.1%~100.0%和87.6%~97.7%,优于敌草隆和二甲戊灵单独使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建议2种药剂按上述剂量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明确鳢肠Eclipta prostrata乙醇粗提物与Bt毒素Cry1Ca防治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对甜菜夜蛾转运蛋白C(SeABCC1―SeABCC3)m 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鳢肠乙醇粗提物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具有明显毒杀作用,喂食5.26 mg/cm2鳢肠乙醇粗提物7 d后,幼虫死亡率为58.4%;喂食鳢肠乙醇粗提物(LD_(30))与Cry1Ca(LD_(30))混合物3、5和7 d死亡率分别为59.72%、73.61%和83.33%,但仅喂食Cry1Ca(LD_(30))死亡率分别为5.6%、13.9%和31.9%,仅喂食鳢肠乙醇粗提物(LD_(30))死亡率分别为21.8%、28.7%和30.1%,鳢肠乙醇粗提物与Cry1Ca的协同增效作用显著;qPCR分析SeABCC1―SeABCC3 mRNA表达量变化,经鳢肠乙醇粗提物(LD_(30))处理后SeABCC1、SeABCC2和SeABCC3表达量升高,引起甜菜夜蛾幼虫对Cry1Ca的敏感性升高。综上所述,鳢肠乙醇粗提物可作为植物源农药与Bt毒素混配使用,提高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5.
不同施药方式下6种药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达到延缓棉蚜抗性和高效防除的目的,2017年研究了几种新型药剂在不同的施药技术下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茎叶喷雾处理,48%(质量分数,下同)丁硫·啶虫脒油悬浮剂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效果较好,120~180 g·hm-2处理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能维持14 d左右,优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3.75~45.00 g·hm-2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乳油 7.5~22.5 g·hm-2处理;采用种子包衣(拌种)处理,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萎锈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前者3.15~4.20 g·kg-1和后者3.00~4.00 g·kg-1处理对棉蚜持效期均可至播种后30 d左右,能有效控制苗蚜;2%吡虫啉缓释粒剂按照22 500~37 500 g·hm-2沟施防治棉花苗蚜效果优良,持效期可超过播种后30 d,但对蕾铃期发生的伏蚜基本没有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6.
苗期揭膜与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新疆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全程覆膜和苗期(6月4日)揭膜2种种植模式下,研究了土壤处理除草剂33%(质量分数,下同)二甲戊灵乳油(EC)和50%乙草胺EC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除草剂相同剂量处理下,与全程覆膜相比,苗期揭膜导致棉花株高、茎直径和单株果枝数降低,且产量下降,降幅最高可达26.7%。33%二甲戊灵EC和50%乙草胺EC的高剂量处理均会导致棉花产生药害,且后者的药害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综上所述,在新疆全程覆膜种植条件下,应选用安全性较高的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EC,且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6月上旬揭膜导致棉花减产,为实现棉花高产和可持续发展应适当推迟揭膜时间。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3种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矮秀和控得力对花生的化学调控增产效应,本试验于花生始花期、盛花期和荚果期分3次喷施3种不同剂量的上述药剂,研究其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可显著抑制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生长,即抑制花生植株旺长,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单株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提高花生单株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及单株产量,进而增产。故3种调节剂均可应用于花生化学调控增产,但应选择合适的剂量,切不可盲目滥用。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棉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选择1.6%胺鲜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和0.01%14-羟基油菜素甾醇可溶液剂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除草剂90%嘧草硫醚原药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进行合理混配,研究其对棉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有效缓解90%嘧草硫醚对棉花产生的药害现象,但对除草效果的影响表现不一。1.6%胺鲜酯水剂可显著提高90%嘧草硫醚原药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剂对棉田杂草的防效,而0.01%14-羟基油菜素甾醇可溶液剂对二者混剂的防效无明显影响,1.8%复硝酚钠水剂与二者混剂配合使用会降低防效。因此,可使用90%嘧草硫醚原药100 g/L+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0 m L/hm2+1.6%胺鲜酯水剂225 mL/hm2于棉花出苗后三至五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四至六叶期、阔叶杂草三至五叶期进行行间定向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