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3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1.
红掌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掌是一种重要的切花和盆栽植物。本文简要回顾了红掌引种历史与利用现状,综述了红掌的繁殖方法、组织培养及其包括离体诱变在内的生物技术在红掌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红掌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我国有糖尿病患者9200万人,占总人口的9.8 %,市场急需可平衡稳定血糖,对糖尿病治疗具有明显辅助作用的主食出现。抗性淀粉是健康人体中不能消化吸收的淀粉,对控制血糖、降低脂肪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以我国高产水稻R7954为亲本,与源于美国稻的高抗性淀粉含量、米粒细长,但产量低、抗病性差的粳稻突变体RS102杂交,选育了功能性与高产优质兼顾的粳稻新品系,开发了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第三代“宜糖米”。  相似文献   
43.
水稻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衰老是植物介于成熟和死亡之间的一个阶段,是植物一个完整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必然阶段。植物衰老阶段包括生物大分子的降解,细胞结构的解体和营养物质的再利用等。衰老受多种因素调控影响,本文在简述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和衰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水稻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研究进行重点阐述,旨在了解水稻衰老的遗传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的发育调控,培育抗衰老水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效、生物合成及种质发掘与遗传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系一类植物次生代谢物,属于二元酚类植物雌激素,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为了更好地推动高异黄酮大豆生物育种及其产业化,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包括大豆类黄酮作用机制和保健功、产品开发和安全评估、生物合成、种质筛选鉴定与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45.
高异黄酮大豆突变体的筛选及其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恺  孙健  舒小丽  吴殿星 《核农学报》2016,(11):2088-2095
大豆是异黄酮的主要来源,且是唯一在营养学上有意义的自然食物来源,为提高日常大豆异黄酮的摄入量,培育高异黄酮大豆植株,采用120 Gy60Co-γ射线对大豆品系ZN01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筛选获得高异黄酮大豆突变株SHIS-01(5‰),并对其成分及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除黄豆苷元外,突变体的黄豆苷、大豆苷、染料木苷、丙二酰黄豆苷、丙二酰染料木苷、丙二酰黄豆黄素苷、染料木苷元等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此外,除膳食纤维外,高异黄酮大豆突变体的营养成分与野生型基本相同。突变体的糊化特性和质构特性与野生型差异较大,可能由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引起。突变体SHIS-01稳定的高大豆异黄酮含量特性,为今后高异黄酮大豆的生物育种拓宽了思路,也为进一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加工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46.
代谢谱技术是指某一个代谢途径中超过一个基因被干扰后,对该途径中的某种特定的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代谢谱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品种分类与真实性鉴定、基因功能、代谢调控与系统生物学研究、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并在农作物成分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代谢谱技术最早主要用于拟南芥的研究,在水稻中的应用目前相对较少.本文主...  相似文献   
47.
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进出口市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当前杂交水稻种子进出口国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进出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高锌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水稻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尤其是精米中的锌含量非常低,因此,开发高锌含量的水稻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高锌水稻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水稻基因型间锌含量差异及其生物有效性,通过施肥和接种植物生长促生菌等农艺措施以及常规、诱变和转基因育种方法提高水稻中的锌含量,以期为生产高锌水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NHR111S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NHR111S是利用60Coγ射线离体诱变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育成的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保持了原不育系优良的农艺性状、育性特征和配合力,并便于利用叶色标记在繁、制种生产中辅助去杂。  相似文献   
50.
水稻黄叶标记不育系的诱变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300Gyγ射线辐照Ⅱ-32B干种子,在诱变后代筛选到全生育期黄叶突变体WYB,经多代连续回交转育,育成黄叶标记不育系黄玉A(B),并通过了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经考察,1.黄玉A(B)叶色为明显黄色,对生育进程也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植株较矮,稻穗较小,粒重较轻,单株产量较低等;2.遗传分析表明,该黄叶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且表达稳定,不易受环境影响;3.黄玉A的叶色突变对所配杂种无不良影响,表现为配合力强,所配组合“黄优C23”在金华市区试中产量位居首位,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4.应用该黄叶标记进行苗期纯度鉴定,不但方法简便、快速,其结果也与常用的国标法(GB/T3543.5-1995)鉴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