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蒙科豆2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育成的中熟、高油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白花、披针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灰色茸毛,经3年多点品种试验,平均产量183.9公斤/亩,较对照吉林30号增产8.5%,粗蛋白35.74%,粗脂肪24.09%,为内蒙古自治区审认定品种中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大豆品种。于201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10℃活动积温2 500℃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2.
单倍体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单倍体技术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的一种育种新途径.文章介绍了如何获得单倍体、如何进行单倍体的鉴别和加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单倍体技术选育玉米自交系,能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单倍体技术已在玉米育种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内蒙古的玉米育种材料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规律,用5个标准测验种(B73、Mo17、丹340、黄早4和掖478)和内蒙古主推品种的40个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得到200个杂交组合,通过种植鉴定,对F1产量及产量配合力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内蒙古玉米生产中应...  相似文献   
34.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 100℃~2 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8.8 kg,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6.9%;2008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556.7 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9%;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0.9 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6.7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35.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2002-2008年审定的140份(不包括特用玉米品种和未进行品质分析品种)玉米杂交种的分析,研究了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同时对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增温、保墒、增产效果显著的综合栽培技术。文章对冷凉、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栽培的意义、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栽培技术进行详实的介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吸收了最优回归设计的原理,具有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地区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和肥料效应函数,获得玉米的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以及其他施肥参数。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度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促进内蒙古大豆育种,对2002—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主茎节数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生育日数整体变化不显著,株高、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重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整体略有上升,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审定的大豆品种中有8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占总审定数的7.08%,有42个高油大豆品种,占总审定数的37.17%。2002—202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产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2019年‘兴豆7号’产量达到最高的3531.0 kg/hm2。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产量与生育日数呈正相关;与株高、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0.274;与百粒重、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4、0.414;与单株有效分枝呈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9、0.414。百粒重的提高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增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选育大豆的过程中,应注意百粒重较高、主茎节数适中的亲本组配及后代单株的选择,同时还要重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