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杂交粳稻九优418机插生育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培育壮秧、整地移栽、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施氮对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汕优 6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施纯氮量( 0 kg/hm2、150.0 kg/hm2、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对扬两优 6号产量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以施纯氮225.0 kg/hm2处理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扬两优6号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益均高于汕优 63.  相似文献   
33.
中稻是扬州市的重要粮食作物,1986年栽培面积为570.9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651.86万亩的87.6%,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1389.72万亩的41.1%;总产为27.08亿公斤,占水稻总产30.24亿公斤的89.6%,占全年粮食总产52.01亿公斤的52.1%。为了使中稻在今后粮食增产中继续发挥作用,针对其栽期偏迟的特点,我们试验并推广了以利用其优势分蘖为主要内容的成套大苗栽培  相似文献   
34.
生物钾肥是河北省科学院研制的一种新型增产菌剂,它能促使土壤中缓效性钾向速效钾转化,增加对作物的钾素供应。但它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应用方法等目前尚缺乏充足的定性的资料。本试验设拌种、大田基施、追施不同数量生物钾肥及施用氯化钾等处理,以不施钾肥为对照。结果表明,生物钾肥与氯化钾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主要作用在于增穗、增粒。生物钾肥以每亩大田基施500克效果最好,其产量略高于亩施氯化钾10千克的处理。用于拌种增产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35.
献改优63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中籼强优组合。该组合的栽培应采取稳定穗数、主攻大穗、增加总颖花量的高产策略,按其分蘖的成穗规律和穗、粒的最佳组合建立高产群体,抓好培育多蘖壮秧、适期播栽、合理施用穗粒肥等措施,并注意克服薄弱环节,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6.
水稻机械化旱直条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康 《中国稻米》2001,7(1):31-31
为探索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新途径 ,减轻农田作业劳动强度 ,提高工效 ,降低成本 ,加快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进程 ,促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 ,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 ,近两年在丘陵稻区我们进行了水稻机械旱直条播技术试验研究 ,现已初步明确该项技术的适应性、可行性、操作技能和应用效果。一、技术优势表现1.省工优势用12匹手扶拖拉机牵引的免耕条播机每小时可播种稻田0.1hm2左右 ,每天可播种0.8~1hm2,连同机手及配备辅助劳动力 ,每667m2播种需劳动力0.5个 ,而大面积水稻生产从育秧到大田栽插结束约需人工5.…  相似文献   
37.
直播水稻生产情况及产量效益调查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仪征市近几年水稻直播面积的扩大,对直播稻的生产特点、产量表现及效益测算进行比较,对直播水稻提出客观的产量及效益评价,并对直播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风险作出客观的分析,对未来大面积生产的实际应用提出建议,以供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38.
杂交籼稻机插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插杂交籼稻的不同播种量育秧、机插密度、氮肥运筹、不同缺穴率试验,探讨了机插秧的相关配套技术。塑盘育秧以每块秧盘(58 cm×28 cm)播芽谷100~120 g为宜;密度宜采取小株距、大秧块,每公顷插25.5万穴以上;分蘖肥分2次施用,并适时施用保花肥;控制缺穴率应严把落谷量、均匀播种、大秧块机插3个环节。  相似文献   
39.
早熟晚粳稻武粳15穗型大,高产稳产,作小麦茬塑盘育秧机插栽培,基本苗6.5万~8.0万/667m2,10~11叶期够苗,高峰苗28万/667m2左右,成穗率75%左右,一生总叶片18张,播种至齐穗107 d,全生育期159d。产量构成中有效穗20万~22万/667m2,每穗总粒13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 g以上。高产精确栽培应抓好培育壮秧、大田沟系配套、整地平实、优化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科学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40.
水稻旱壮秧在形态和生理上均表现较大的优势。培育6-7叶蘖壮秧的关键技术是:(1)掌握适宜的亩落谷量,杂交中籼稻20-25kg,中粳稻40-45kg。(2)苗床的培肥熟化,要达到有机质含量2.5-3.0%,土壤容重1.0-1.2g/cm^2,孔隙度55%。必须及早培肥、施足施全肥料,通过多次耕翻,做到肥土相融,床土疏松。(3)以土不势为指标搞好土壤水分管理。从苗床水分胁迫临界土水势测定结果看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