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引进远杂9102、鲁花3号、8908和铁爪4个新品种,以白沙1016作为对照在病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鲁花3号平均死棵率10.1%,比对照低26.6%,比对照增产15.5%;远杂9102死棵率2.3%,比对照低34.4%,比对照增产9.6%,适宜病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南召县粗骨土土类的分类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骨土土类在南召县分布最广,占该县耕地面积的40%左右,因土层浅薄,水热性状差,水土流失严重,漏水易旱,保肥力弱,多为中低产田,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摸清粗骨土土类在南召县的分类及特征,并对此土类中低产田的合理利用与改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温室土壤剖面养分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沈阳市郊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速效氮、磷、钾剖面特征及重金属Cu、Zn、Cd、Pb含量调查表明,随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在整个剖面内显著增加,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小,说明温室N、P、K肥施用不均衡;重金属Cu、Zn、Pb含量随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有一定增加,Cd含量则随种植年限增加变化较小。农田及温室重金属含量较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尚未形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
伏牛山区籼改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区籼改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在相同密度、不同地力条件下,9优418产量因素中穗粒数和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适宜的施肥量才能保证其足穗和大穗,最佳施氮量为14.3 kg/666.7 m2,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5.1 kg/666.7 m2;底+蘖+穗肥3次施肥最重要;适宜栽插密度为1.3万穴~1.5万穴/666.7 m2,集成了单产650 kg/666.7 m2以上超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地区水稻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籼改粳低产原因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籼改粳稻区的气象特点和粳稻的特性,分析出秧苗素质差、肥力不足、栽插过稀、病害重、除草剂药害重等造成低产的原因,提出了选用耐高温、易脱粒、抗病品种,连片种植,足肥稀播育壮秧、适当增加施肥量、保证栽插密度,防止除草剂药害,注意防治条纹叶病、稻瘟病和浅水间歇灌溉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稻麦两熟区超级稻高产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适宜品种、培育超级壮秧、适当稀植、平衡施肥等关键措施。示范应用结果大面积每667m2产量达到650kg以上,比用一般技术种植超级稻增产25%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除草剂药害、肥害、病虫害、冷害、毒害等"五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发生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配施肥料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13.70%-28.71%,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氮磷钾肥和微肥,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磷、锰、钼、硼、钴、硒的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粗脂肪、铁、铜、锌含量的提高,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未施肥处理,导致了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降低.在肥力水平不高的土壤上,对初种植的紫花苜蓿应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微肥和有机肥.  相似文献   
19.
以豫西南盆地典型的浅山丘陵区的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耕地地力状况综合分析,划分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分别指出耕地管理和土壤改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耕地地力建设、土壤改良利用、农业结构调整、耕地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有机物料在砂土中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暖温带区的砂土中,对1年内几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在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物料总的腐解顺序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鸡粪>牛粪>猪粪,秸秆类的腐解速率明显高于粪肥类.各种有机物料在进入土壤后前90 d的分解速率最快,均超过全年总分解量的60%;然后变缓.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在有机物料施入土壤180 d时达最大值,360 d时低于腐解90 d时的含量,活性有机质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达到最大值;同时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