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52.
用0.1%浓度的Vc处理橡胶树种子,提高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并促进脂质降解和核酸合成等代谢活性,但对种子的水分吸收没有效应。  相似文献   
53.
54.
外施一定浓度的乙烯利会促进豫胶叶片外观变黄衰老,叶内部发生水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以及细胞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等生理生化反应。用乙烯利加等浓度的L—半胱氨酸(或抗坏血酸或吲哚乙酸)处理,则会减轻上述变化和反应。 L—半胱氨酸等三种药剂对外施乙烯促进叶片的衰老,特别是连体叶片的衰老只能起延缓作用而未能完全拮抗。 L—半胱氨酸延缓外施乙烯;促进橡胶叶片衰老的效应,大于抗坏血酸和吲哚乙酸。  相似文献   
55.
56.
橡胶树整体叶片衰老的几项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橡胶树幼苗不同物候期叶片的丙二醛、透性、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NAD—苹果酸去氢酶、水溶性蛋白质、干重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叶片“膜系统”受损伤,透性增加是橡胶树叶片衰老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叶片的代谢失调。叶片代谢失调表现为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的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下降,生活的基本物质——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在叶片的衰老进程中,代谢失调发生在“膜”严重受损伤以前。  相似文献   
57.
中梨1号(又名绿宝石),系早酥梨×新世纪梨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2001年春引入郓城县双桥乡绿色园艺场,经过4年栽培观察,认为该品种早果、丰产、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抗逆性强,商品价值高,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早熟梨新品种。现将该品种在郓城试栽表现和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园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郓城县双桥乡绿色园艺场,主栽品种为中梨1号,其它品种为黄金梨、水晶梨,比例为3∶1。2001年春栽植,苗木高1.5m以上的2年生无病毒苗木,砧木为杜梨。行株距3m×2m,共栽植中梨1号6240株,黄金梨和水晶梨2080株,面积5hm2。土壤属石灰…  相似文献   
58.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后处理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报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于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对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进行预报通常需要数据偏差校正的问题,基于LightGBM机器学习方法和我国西北地区9个气象站点数据提出一种对第二代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v2)预报气象因子进行偏差校正的方法(M3)。该方法使用太阳辐射、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集合分别对每个气象因子进行重预报,再计算ET0。使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EDCDFm,M1)和单气象因子输入的LightGBM法(M2)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GEFSv2的预报因子与相应的观测气象因子之间存在不匹配问题,其不匹配程度因气象因子不同而不同,太阳辐射的匹配度较高,相对湿度的匹配度较低。M3模型有助于缓解数据不匹配问题。M1、M2和M3方法在9站点预报ET0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介于0.66~0.93mm/d、0.57~0.83mm/d和0.53~0.79mm/d,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介于0.44~0.61mm/d、0.38~0.56mm/d和0.35~0.53mm/d,决定系数(R2)分别介于0.82~0.91、0.84~0.93和0.86~0.94。3种方法均在夏季误差最大,1~16d平均RMSE分别为1.21、1.18、1.04mm/d。各预报因子中太阳辐射对ET0预报误差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风速、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和最低气温。在后处理过程中,NWP的最高气温预报值对其他因子预报精度的贡献最大、对相对湿度预报精度的贡献最小。建议在进行NWP偏差校正时,应考虑数据不匹配问题,通过多因子校正来弥补预报精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59.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镇的山核桃林采集土样,测定了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12个肥力因子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它们对山核桃生长、感病等级、产量等级的影响以及丰缺临界区间。【结果】主成分分析前5个因素(PC1、PC2、PC3、PC4、PC5)的累计贡献率达78.49%。PC1的主要荷载为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PC2的主要荷载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PC3是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PC4和PC5分别是有效硼和速效钾含量。林分生长性状中,生长势等级与pH、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显著负相关(P <0.01),干腐病感病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显著负相关(P <0.01),产量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磷、有效锌显著正相关(P <0.01)。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是当前栽培措施水平下影响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综合评价后发现,研究区现有约57%的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低于平均水平。【结论】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其次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山核桃主产区的林地土壤关键指标丰缺范围:pH 5.19~5.70、速效钾87~129 mg/kg、有效钙817~1374 mg/kg、有效镁93~145 mg/kg、有效铜1.36~4.39 mg/kg、有效锌0.78~2.33 mg/kg。  相似文献   
60.
基于机器学习的ET0跨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气象数据缺失问题,研究机器学习方法在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中的应用,为ET_0的估算提供支持。【方法】基于已有的本地气象站与邻站数据,利用极限梯度提升法(XGBoost)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2种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江西省吉安和鄱阳2个气象站及对应邻站1966-2015年逐月气象资料,使用K折交叉验证法及4种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偏置误差(MB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评估2种输入模式(本地输入或与邻站数据相融合输入)下估算逐月ET_0的适用性。【结果】2种输入模式下,XGBoost模型的性能整体优于SVM模型。只使用本地资料作为输入时,以最高温度(T_(max))、最低温度(T_(min))、地表总辐射量(R_s)为参数的模型性价比最高。使用邻站结合本地资料作为输入时,XGBoost模型对应的最佳输入参数为邻站ET_0数据(ET_0-ex),其平均R~2为0.986,RMSE和MBE分别为0.195和-0.106 mm/d, NRMSE为0.079。【结论】综合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当存在部分气象资料缺失时,使用本地数据或与邻站数据相结合,可成功估算出目标站点的ET_0值。推荐使用XGBoost模型且2种输入模式下最实用的输入组合分别为T_(max)、T_(min)、R_s和ET_0-ex,可用于类似江西鄱阳湖地区气象资料缺乏条件下ET_0的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