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玉米是安阳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玉米这种种植管理简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194万hm2。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  相似文献   
22.
2017、2018两年分别对玉米新品种安玉308分5个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通过对各处理的产量、农艺、果穗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安玉308不同性状影响显著,在密度为6. 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单产可达到11125. 2kg/hm2。这些试验结果为安玉308在适宜种植地区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豫北地区夏玉米氮和磷吸收、积累与分配。[方法]以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登海661为研究对象,研究3个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处理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磷吸收与利用。[结果]行距60 cm、株距25 cm处理,行距40 cm、株距33 cm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氮和磷积累量、群体产量均高于常规处理,且差异显著;尽管前2个处理的种植方式不同,但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不会对产量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4.
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安玉308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玉米新品种安玉308的适宜种植密度,设计60 000、67 500、75 000、82 500、90 000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安玉308在67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11 706 kg/hm2;株高和穗位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穗长和穗粗均呈现减小的趋势;秃尖长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我们尝试在日光温室内进行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单株挂果300多穗,单株产量约为400kg。由于是通过可控环境条件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因此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探索番茄的极限遗传生产潜力,对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以14个重要玉米新组合为材料,进行两个密度5000株/亩、6000株/亩的处理试验,研究不同组合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数据分析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株高、穗长、穗粗、百粒重呈现出下降趋势,产量、秃尖长则表现增加的趋势。单一组合A17601、A17609、A17614与对照郑单958相比在两个密度条件下均增产明显。这些数据为耐密、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番木瓜是一种热带水果,为提高其产量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育苗、建园和定植、田间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番木瓜在北方地区的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选用2015-2021年鲜食糯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541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鲜食糯玉米的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鲜果穗产量在不同生态区间和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其中,东华北区产量最高为17 099.4 kg/hm2,比西南区高25.3%;2021年4个生态区鲜果穗产量平均为17 813.4 kg/hm2,比2015年增加了42.0%。品质性状方面,皮渣率在不同生态区间差异较大,东华北区最低,仅为西南区皮渣率的36.6%。农艺性状方面,秃尖长、空秆率在不同生态区间变异系数较大,倒伏倒折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27.3%~199.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鲜果穗产量和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正相关,和秃尖长负相关。因此,在筛选与选育糯玉米品种时,株型方面应重点选育植株抗倒性强、空秆率低的材料;穗部性状选用秃尖稍短、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鲜百粒重较高的材料;品质方面选皮渣率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29.
选用黄淮海地区有代表性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PSS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多重比较表明,8个玉米品种的13个性状在不同品种间达到显著性水平,行粒数除外。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穗轴含水量、生理成熟天数、出苗至授粉天数、穗粗、百粒质量、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性正相关,与籽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穗行数、百粒质量、籽粒脱水速率这5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95%的因变量变异。通径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正值,穗行数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基本抵消,百粒质量的间接正效用大于直接负效用,籽粒脱水速率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负值。因此,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为获得籽粒含水量低的品种应重点选育田间脱水速率快、苞叶含水量低、穗粗较细及百粒质量稍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