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叶酸含量分别为0,0.5,1.0,2.0,5.0,10.0,20.0 mg/kg的7组精制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5.78±0.17)g的草鱼鱼种8 w,考察不同叶酸添加量对草鱼鱼种生长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鱼种的叶酸需要量.结果表明:添加叶酸5.0 mg/kg使草鱼鱼种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Hb)和血小板数(PLT)比未添加叶酸的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而使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添加叶酸对草鱼鱼种存活率(SR)、血清中总蛋白(TP)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血液中红细胞数(RBC)无显著影响(P>0.05);对WG、TG、TC、Hb和PLT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草鱼鱼种对叶酸的需要量为3.6~4.3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62.
以Authorware为开发平台,对基因工程技术MCAI课件进行了设计,并探讨了课件开发中涉及的数字电影播放与控制、Flash动画播放、数据库操作、MP3背景音乐实现和弹出式菜单制作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3.
肌醇对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肌醇水平分别为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400 mg·kg–1、800 mg·kg–1和1 600 mg·kg–1饲料的6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74.36±5.32)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12周,通过测定生长、鱼体成分以及血清指标来综合评价饲料肌醇水平对罗非鱼的影响,以期获得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对饲料肌醇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肌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增重率、采食量和饲料系数(P0.05);对增重率与饲料肌醇水平作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其需要量为847 mg·kg–1饲料;罗非鱼全鱼、肌肉和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肌醇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肌醇对罗非鱼肌肉、肝脏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肌醇水平为800 mg·kg–1和1 600 mg·kg–1饲料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中肌醇含量的升高,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血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大规格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肌醇的需要量为847 mg·kg–1饲料,且饲料中添加肌醇有利于降低组织脂肪蓄积,并可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4.
饲料维生素C水平对草鱼的免疫功能和抵抗病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纯化饲料配制成每千克含维生素C0.6~4869.2mg的7种试验饲料,投喂4~6g的草鱼8周,测定其生长和免疫学指标,然后将试验鱼注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观察记录14d的死亡率。结果表明:①未添加维生素C组的草鱼的增重率显著低于添加维生素C的各组,各添加维生素C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②血清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均随饲料维生素C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大,分别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1217.7mg、609.2mg和304.9mg时达最大,继续提高饲料维生素C水平,这些指标不再有显著变化;③血液白细胞总数不受饲料维生素C水平的影响;④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1217.7mg及以上水平的各组鱼注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死亡率显著低于较低维生素C添加的各组。这些结果表明饲料高水平的维生素C能够显著增强草鱼的免疫功能和对病菌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紫叶的、红叶的、金叶的、彩脉的、镶边的、斑叶的、花叶的……色彩绚丽,种类繁多,让平日里看厌了绿色的人们耳目一新。下面介绍几种“金叶”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66.
苹果轮纹烂果病的研究Ⅱ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内病原菌孢子散发盛期在6-8月份,其孢子散发数量与降雨多少成正相关。轮纹烂果病菌从坐果初期即开始侵染,8月上旬以前为重点侵染时期,6-7月为侵染盛期。幼果至果实迅速膨大期最易感病。被侵染的果实近成熟期开始发病,贮藏一个月内发病最多。潜育期为12-126天。8月中旬前,果实发病程度与降雨关系极为密切,衰弱树感病重。苹果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早春对病枝干刮皮比不刮皮者病果率减少25.8%;发芽前对枝干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400倍液混加l00倍平平加,40%福美砷100倍液和涂抹5%轮纹净3倍液等,对铲除枝干菌源均有较好效果。生长期保护果实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混加80%炭疽福美600倍液和50%多福500倍液等。这些有机杀菌剂只有与240倍波尔多液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较好防治效果。果实套袋防效最佳,可达99.4%。  相似文献   
67.
68.
试验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大棚栽培的5年生‘北陆’蓝莓等为材料,研究强根素对蓝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强根素处理对蓝莓树体生长、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有促进作用。萌芽至现蕾期、果实膨大至转色期和果实采后施用3次的效果最好,其次为萌芽至现蕾期和果实膨大至转色期施用2次的,施用浓度为15 000倍液。  相似文献   
69.
选用初始体重为(78.58±1.93)g的吉富罗非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D水平为0(对照组)、200、400、800、1 600、3 200 IU/kg的6种饲料(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和7.6%),饲养12周后,通过对其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确定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各维生素D添加组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00、400、800、1 600 IU/kg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在200 IU/kg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5组(P0.05);各维生素D添加组全鱼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维生素D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料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200、400、800 IU/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在200 IU/kg组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D可促进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维生素D添加过量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影响脂肪代谢。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59.8 IU/kg。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南京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每年仅南京市(江南8区)行道树修剪就产生约30万t绿化废弃物,其中大部分作为固体废弃物随生活垃圾填埋,资源化利用率低。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提出适合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的3大途径,为南京市绿化废弃物的利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