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为了研究查尔酮对芒果多种病害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病原菌对查尔酮的敏感性。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芒果炭疽病、蒂腐病、畸形病等病原菌对查尔酮的敏感性,并以芒果胶孢炭疽病菌菌株A2(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代森锰锌和三唑酮的敏感性作为参照。结果表明,查尔酮对供试病原菌均具有明显抑菌效果,其中查尔酮对芒果小穴壳蒂腐病病原菌菌株PZ5(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EC50值最小为4.9585 mg•L-1 ,对芒果畸形病病原菌菌株MMD27(Fusarium proliferatum)的EC50值最大为148.6886 mg•L-1。查尔酮对芒果胶孢炭疽菌菌株A2的抑制效果要比代森锰锌强,但比三唑酮的抑制效果稍弱。查尔酮具有开发成新型农药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评价杧果种质对黑斑病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64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发现64 份种质材料有 2 份抗病,9份中抗,53份感病,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种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杧果露水斑病是当前生产上影响杧果产业的重要病害之一,因潜伏期长常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察觉而错过防治适期,建立其主要致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尤为重要。【方法】将该病菌的ITS序列与NCBI中的数据大量比对后,在差异位点大的区域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筛选获得两对特异性良好的引物及其扩增条件。【结果】两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是ML-SF9/ML-SR5和ML-SF10/ML-SR10,扩增条件:94℃4 min;94℃45 s,65℃45 s,72℃1 min,36周;72℃10 min,特异条带大小分别为408 bp和424 bp。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又与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结合后,建立了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的两套巢式PCR快速检测体系,可检测病菌DNA的含量最低为3.55×10-9ng·μL-1,比常规PCR灵敏度提高了1万倍,且能实现对潜伏期果实的特异性检测。【结论】此技术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杧果露水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4.
在开展芒果病虫害监测的过程中,海南省三亚市、东方市、儋州市等芒果产区遭受多个台风雨后,爆发1例危害十分严重的真菌病害——芒果枝枯病。本文阐述了芒果枝枯病的症状、病原菌的鉴定、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果农更好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采用离体接种法对龙船花叶部病害的一种真菌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致病性测定与田间症状相似。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和β-微管蛋白序列的综合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龙船花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ixorae)。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分别为6和7;光照更有利于菌丝生长;碳源以可溶性淀粉和D-甘露糖、氮源以硝酸钠最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在液态水中萌发率最高,为85.3%;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20 min或55℃5 min。  相似文献   
46.
通过分生孢子抑制率法室内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甲基硫菌灵、三唑酮等13种杀菌剂对香蕉芽枝霉叶斑病病原菌香蕉芽枝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3种药剂的EC50介于20.10~128.35μg/mL之间,以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和氟硅唑的抑菌效果较好,三唑酮、波尔多液和春雷霉素的抑菌效果一般,其他药剂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芒果叶片对炭疽病的阶段抗性,在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对3个芒果品种的不同成熟度叶片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病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成熟度叶片表面的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结果表明,在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随着芒果叶片逐渐成熟,对炭疽病的抗性逐渐增强,处于幼嫩期的古铜色叶片最为感病,病情指数在97.0以上,淡绿色叶片表现抗病,病情指数在2.0~2.5之间,成熟的老叶表现高抗或近免疫,病情指数为0.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幼嫩的古铜色阶段是芒果叶片对炭疽病的易感期.随着芒果叶片成熟度的提高,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有下降的趋势,在古铜色叶片、淡绿色叶片和老叶表面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8.1%~99.2%、95.0%~97.0%和86.0%~92.0%,附着胞形成率分别为74.4%~81.0%、70.0%~77.8%和63.4%~69.9%.  相似文献   
48.
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香蕉枯萎病 ,又称巴拿马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其病原菌为古巴尖镰孢菌 [Fusariumoxysporumf sp cubense(E F Simth)SnyderetHansen],曾在中、南美洲毁灭大片蕉园。该病现分布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及热带美洲的香蕉产区[1] 。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2 ] 和海南[3 ] 等省 (区 )也有分布。该病为土传病害 ,药剂防治困难 ,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4] 。为此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对我国香蕉抗…  相似文献   
49.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天然橡胶栽培区抽样调查了30个橡胶苗圃和个别胶园,证实在其中25个实生苗圃、3个幼树胶园发现有橡胶棒孢霉落叶病发生。并讨论了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0.
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蒲金基  张欣  谢艺贤  漆艳香  张辉强 《果树学报》2006,23(4):576-580,i0004
为更好地了解香蕉黑星病和指导病害防治,对该病病原菌Macrophomamusae的形态作了系统描述并详细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在PDA平板上,香蕉黑星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是28℃,PDA、PSA和V8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3~10均能生长,pH4~8生长较好,pH7生长最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果糖、葡萄糖最好,淀粉和乳糖最差,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添加氯化铵的PDA上不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振荡培养对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缓慢,Ca2+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其中10mmol/LCa2+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