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0篇
  20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91.
从拟南芥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了CBF3基因和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A,测序结果显示:克降的CBF3基因长776bp.编码216个氨基酸,与GeneBank公布的的序列相比对,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2%,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等进行分析;启动子Rd29A全长为956 bp,与已报道的该启动子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5%.以双元载体pCAMBIAl301为基础,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一Rd29A-CBF3,为利用CBF2基因提高植物的耐寒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2.
通过研究温度和pH值对黄杨炭疽病痛原茵的影响,发现温度对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对菌丝体生长不利;茵丝体对pH值反应不太敏感,在pH 3~12条件下皆可生长,但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193.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26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结果共获得22个差异带.其中OPH19-1800、OPJ09-400、OPJ18-1400、OPJ18-1000、OPJ20-30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  相似文献   
194.
利用碱裂解方法抽提广东株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 Naeegeli,N.b.)基因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了N.b.的一段特异DNA片段。对该目的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该特异DNA片段大小为317bp,与Malone等报道的日本株N.b.特异DNA片段大小一致,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92.1%。  相似文献   
195.
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A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sotto)对鳞翅目幼虫有高毒力.根据cry1A类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应用PCR技术从该菌株中扩增得到一大小约为3.6kb的DNA片段.将获得的片段克隆至pGEM7zf中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ABI PRISM377自动测序仪上对其5′及3′端进行部分测序,结果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cry1A基因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196.
与水稻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特异的mtDNA片段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K型雄性不育材料是新发现的一类核质互作不育类型.本研究以水稻K型雄性不育的不育系(K17A)、保持系(K17B)以及杂交F1代(K优17)为研究对象.采用SDS法提取各水稻材料的线粒体DNA(mtDNA),mtDNA经纯化后利用EcoR Ⅰ和Mse Ⅰ进行双酶切,并进行AFLP分析.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从上述材料的mtDNA中找到了K17A、K优17所共有的特异片段,回收并纯化该片段.特异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得知该特异片段序列为442 bp所组成.利用GenBank对其进行序列对比分析,表明该序列与水稻其他已知核质互作不育类型特异片段序列不相关,并且该序列与水稻的两种未知功能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7.
家蚕微孢子虫PCR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蔡平钟  徐兴耀 《蚕业科学》1997,23(4):207-210
根据家蚕微孢子虫(Nosemebombycis,N.b)孢子的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及其近缘种孢子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家蚕微孢子虫孢子DNA获得特异性扩增区带,大小为317bp,可以区别于Nosemasp.MG1和MG2、柞蚕微孢子虫、Vairimorphanecatrix及Pleistophoraanguillarum等。对N.b孢子DNA检测灵敏度达1ng水平。  相似文献   
198.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已被广泛用于作物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外源导入基因的检测等研究。以RFLP、RAPD、AFLP和SSR为主的分子标记各具特色,克服了传统遗传标记的缺陷,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9.
<正> 1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的PCR检测 1.1 在严格设置对照实验的情况下,设计和合成的一对引物NP1和NP2可将家蚕微孢子虫中国广东株、中国浙江株及中国四川株基因组DNA扩增出一条约317bp的特异性DNA带。供试的其余7种Nosema属微孢子虫以及一种Vairimorpha属的纳卡变形微孢子虫和一种Pleistophora属的金鱼具褶微孢子虫基因组DNA均无此单一的特异扩增带。建立的PCR方法检测家蚕微孢子  相似文献   
200.
一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和紫外线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验测定芽孢杆茵10-3最适生长温度为30℃.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个突变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6~C,较初始菌株下降了4℃.在26℃,250r/min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诱变前后生长速度差异较大,诱变后的菌株OD600nm比诱变前增大了约5%.经鉴定该茵为枯草芽孢杆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