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测定了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的13个种共43个个体和1个橡草(Pennisetum schumach)外群的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rDNA 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ITS区(含ITS1,5.8S rDNA和ITS2)序列的长度范围为589~591bp,变异位点为140个,信息位点为60个;其中,ITS1和ITS2的长度范围分别为205~208bp和216~220bp,  相似文献   
162.
规范化的农作物生产档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数据,农作物生产档案管理系统是智能农业、智慧农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文章论述了农作物田间生产档案的重要性及其规范化过程,概要介绍了Hyperledger Fabric联盟链这一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农作物生产档案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63.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和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504只AA肉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攻毒([2~3)×108CFU/mL产气荚膜梭菌],C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100 mg/kg+胰酶500 mg/kg,D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100 mg/kg+胰酶500 mg/kg+攻毒,E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200 mg/kg+胰酶500 mg/kg+攻毒,F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300 mg/kg+胰酶500 mg/kg+攻毒,G组饲喂基础日粮+恩拉霉素10 mg/kg+攻毒。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21日龄,第二阶段22~42日龄。结果显示:试验后期及试验全期,D组~F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鸡生长性能指标,但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植物精油添加量的增加,十二指肠食糜中糜蛋白酶(Chy)、脂肪酶(LP)、淀粉酶(DIS)、胰蛋白酶(Tps)活性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其中E、F组中Chy、LP、DIS活性均显著高于B组(P<0.05)。无论是否攻毒,精油和胰...  相似文献   
164.
为明确42%吡氟酰草胺悬浮剂对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本研究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吡氟酰草胺悬浮剂使用量为283.50 g a.i./hm2时,药后20 d对杂草株防效为74.13%;药后40 d对杂草株防效为80.24%,鲜重防效为88.33%,对主要杂草密花香薷、野油菜、荞麦蔓鲜重防效达80%以上,对春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65.
为筛选水稻参与氰化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采用Agilent4×44 K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氰化钾和铁氰化钾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氰化钾和铁氰化钾处理下,从水稻根系中分别筛选到1841和3037个差异表达基因,从水稻叶片中分别筛选到734和1805个差异表达基因;氰化钾处理下,细胞壁代谢和抗逆相关的基因在根中显著上调表达;铁氰化钾处理下,水稻叶中解毒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说明氰化物能诱导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细胞解毒作用和抗逆相关的基因、与细胞壁和次生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类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表明2种氰化物处理下水稻根系和叶片均可能通过调节其体内的一些代谢途径和一些酶的催化活性来应对氰化物的胁迫,积极诱导与防御相关的基因,并通过主动吸收和转运等代谢过程将氰化物代谢解毒,以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6.
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材料在播种后60 d的叶片表皮细胞面积及密度、气孔面积及密度、维管束面积及数目的形态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玉米的叶片表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材料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1)表皮细胞,昌7-2的上表皮细胞面积最大,为582.72μm2;NS39的下表皮细胞面积最大,为491.35μm2;表皮细胞密度的大小与面积呈反比;2)气孔,NS39的上表皮细胞气孔面积最大,为243.82μm2;郑58的上表皮细胞气孔密度最大,为9.04个/mm2;P138的下表皮细胞气孔面积最大,为423.27μm2;B19-1的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最大,为11.30个/mm2;3)维管束,极早白的维管束面积最大,为6 066.07μm2;黑478的维管束数目最多,为11.9个;不同自交系间的维管束面积和数目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