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接上期)2.4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新版本中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与以前版本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新版本(2001)指出,在测定矿物质的吸收率时,由于日粮中矿物质的吸收率随着日粮中超过机体需要量的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为了确定某种原料中某种矿物质的吸收效率,试验动物所饲喂的日粮中矿物质的水平应该低于它们的需要量。这样才能保证肠道吸收机制能够被激活,动物才能吸收日粮中的尽可能多的矿物质。很少的研究是按照这样做的,因此,目前发表的数据可能低估了矿物质的吸收率。新版本认为,钙磷比例曾经被认为是对钙和磷吸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62.
从1944年以来,NRC已经颁布了6版的奶牛营养需要标准。2001年NRC发布了第7版奶牛营养需要标准,该版本的营养需要标准反映了奶牛生产和奶牛科学中发生新的变化,包括影响营养物质利用的管理和环境因素,并且提供了不同阶段和生产水平下的奶牛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提供了解决当前奶牛生产领域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下面对其主要内容和与第6版的区别作一简单介绍。1新版奶牛营养需要标准(2001版)的主要内容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共有16章内容,分别包括干物质,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  相似文献   
63.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营养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蔡青和 贾志海  一般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含量较低 ,精料中含 2 %~ 4 % ,粗料中占 5 %~ 7%。常规日粮中脂类大部分是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存在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糖脂和角质脂 (主要是腊质和复合脂 )。饲草中脂类主要是复合脂 ,包括糖脂和磷脂 (70%~ 80 % )。反刍动物脂类研究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发出了具有多种形式 (氢化、钙皂、蛋白质包被等 )的瘤胃惰性脂肪产品。另外对组织间脂类合成、贮存和动员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特别是发现了影响这些代谢途径的限制性因…  相似文献   
64.
甘蔗属及其近缘植物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301份甘蔗属及其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47份割手密(S.spontaneum L.)中具有11种染色体类型,其中2n=104、2n=108两种类型为国内首次报道;46份斑茅(S.arundinaceum Retz)中具有3种染色体类型,其中2n=20类型为国内首次报道;2份芒(M.sinensis Anderss)、4份河八王(N.porphyrocoma Bor)、2份蔗茅(E.fulvus Nees)分别具有2n为60、30、20等染色体类型。同时,通过对种质原生境条件和农艺性状(茎径、株高)的数据统计分析,对不同染色体类型的地理分布和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65.
50份国外甘蔗杂交种质经过3年(1新2宿)的产量数据收集,从中筛选评价出3年平均产量高于120t/hm^2的高产种质12个,占总数的24%;平均产量在90-120t/hm^2之间的中产种质14个,占总数的28%;平均产量在90t/hm^2以下的低产种质24个,占总数的48%。其中表现高产的12个种质可以做为高产亲本杂交或回交利用,从而达到甘蔗产量遗传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从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内宿根六年的566份国内种质中筛选出134份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进行产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公顷产量在120t及以上种质有58个,占总数的43.28%;公顷产量在90~120t之间的种质有43个,占总数的32.09%;公顷产量在90t以下的种质有33个,占总数的24.63%;其中公顷产量在120t及以上的种质可做为高产强宿根亲本进行杂交或回交利用,从而达到甘蔗产量遗传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1 202份甘蔗杂交品种为材料,根据23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从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组内取样方法3个层次探讨构建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共形成26种取样策略;同时设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确定最佳的总体取样量。分组原则以原产地、种植区域、总体聚类进行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P)、平方根比例(S)、对数比例(L)和多样性比例(G)确定;组内取样方法采用聚类(C)和随机(R) 2种方法;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为5%、10%、15%、20%、25%、30%、35%、40%、45%和50%。应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等5个参数来检验各取样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聚类取样优于随机取样;总体聚类分组优于其他分组;在聚类取样中,平方根比例最好,在随机取样中,多样性比例最好;根据取样策略及总体取样量的分析结果最终确认按10%总体取样量,以总体聚类分组、按对数比例在组内聚类取样为构建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组合,其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总资源库。在此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加入极值材料和取样极易丢失表型性状的材料共计136份组成最终初级核心种质,占总资源的11.31%。  相似文献   
68.
基于rDNA-ITS序列探讨甘蔗近缘属种的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龙  苏火生  马丽  陆鑫  应雄美  蔡青  范源洪 《作物学报》2010,36(11):1853-1863
以狼尾草属(PennisetumRich.)的象草(P.purpureum)为外群体,依据rDNA-ITS序列探讨了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与甘蔗植物分类关系较近的8属37种120份材料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ITS1序列长度为200~208bp,变异位点91个,简约信息位点70个,GC含量为60.4%~69.1%;ITS2序列长度为215~220bp,变异位点93个,简约信息位点68个,GC含量为66.1%~73.4%;5.8sDNA序列长度为164bp,变异位点18个,简约信息位点9个,GC含量为54.1%~58.0%;根据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占总位点的比例可以看出,ITS序列比5.8sDNA序列变异程度高,其中ITS1序列又较ITS2序列变异丰富。属种间遗传距离表明芒属(Miscanthus)和荻属(Triarrhena)与甘蔗属(Saccharum)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蔗茅属(Erianthus)和河八王属(Narenga);而莠竹属(Microstegium)、大油芒属(Spodiopogon)、白茅属(Imperata)与甘蔗属亲缘关系较远。根据甘蔗近缘属种的NJ和MP系统发育关系,支持将斑茅(E.arundinaceus)归入蔗茅属,荻属归入芒属的观点;河八王属的河八王(N.porphyrocoma)与滇蔗茅(E.rockii)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属的金猫尾(N.fallax)亲缘关系较远;蔗茅属和芒属属种系统进化关系较其他属种复杂;有4份材料被发现鉴定有误,不应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69.
在2000年9月秋植的甘蔗种质中.根据5年宿根的表现筛选出64个种质于2006年11月下旬采样进行糖分化验、产量计算,根据检糖和产量结果从中评价出44个表现优异的甘蔗种质。其中,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种质11个,占总数的17.19%;宿根性强、高产种质11个,占总数的17.19%;高糖种质22个,占总数的34.38%,进一步提供生产和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70.
山羊绒生长机制及其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综述了最近国内外在绒山羊营养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文章首先从细胞学的角度认识了山羊绒生长的微观机理及其山羊绒所特有的季节性生长现象与机理。其次 ,总结了近年来绒山羊营养需要方面(能量、蛋白质与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及其硫的需要)的研究成果。接着 ,从激素(催乳素、胰岛素类生长因子等)、生理状态、年龄、遗传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山羊绒生长的因素。最后 ,对今后绒山羊营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