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探讨北方高寒地区奶牛的饲养环境对泌乳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胎次与泌乳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八五一一农场为试验基地,主要研究了全年月泌乳量与月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奶牛不同胎次与全期泌乳量、泌乳天数、305 d泌乳量和乳脂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中从一月份至十二月份每个月的平均泌乳量类似抛物线变化,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泌乳天数呈逐渐提高的趋势,胎次与泌乳天数的相关系数为r=0.8184;奶牛全期泌乳量和305 d泌乳量除第3胎稍有降低外,其他随着胎次的逐渐增加,呈现一致性升高的变化趋势,不同胎次之间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660,r2=0.9596。而乳脂率随着胎次的逐渐增加,呈渐进性升高的趋势,不同胎次之间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r=0.9855。  相似文献   
42.
磷肥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研究常规一次性施肥和滴灌分次施肥以及不同磷肥用量对玉米生长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滴灌密植高产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滴灌水肥一体化分次施磷模式下,磷肥用量在90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16.66~17.29 t/hm2),比一次性基肥施入产量高8.3%~12.6%,经济效益平均提高11.0%;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比一次性基肥施入处理分别提高44.4%~50%和59.5%~73.65%。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在玉米开花前随水分次滴施水溶磷肥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同时能减少磷肥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在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为提高监测精度,实现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自动监测,在原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光敏测钎技术替代原有的测钎技术,实现电力自供,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以陕西—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利用光敏测钎研究了其土壤侵蚀,结果表明,该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较好,能够满足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张爱武  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14-7816
[目的]研究甘露寡糖(MOS)对肉鹑内脏器官的影响,探讨日粮中添加MOS在肉鹑生产中的效果。[方法]选用1日龄肉鹑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鹌鹑。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MOS。[结果]随着日粮中MOS添加量的增加,肉鹑的心脏、肝脏、脾脏鲜重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0.5%MOS组50日龄肉鹑心脏、肝脏、胰腺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0%、17.00%、5.00%,1.0%MOS组35日龄肉鹑法氏囊鲜重比对照组提高13.04%,1.0%MOS组50日龄肉鹑心脏鲜重比对照组提高11.00%,2.0%MOS组35和50日龄肉鹑心脏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14%和8.00%。35日龄肉鹑心脏、肝脏干重随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0.5%MOS组心脏、肝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4%、6.48%;MOS显著提高了50日龄肉鹑心脏干重(P〈0.05)。随着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35日龄肉鹑心脏、肝脏、脾脏指数均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P〉0.05);法氏囊和胰腺指数呈不规则变化(P〉0.05);50日龄肉鹑心脏、肝脏、脾脏、法氏囊、胰腺指数均呈波浪式变化,其中0.5%MOS组肉鹑心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MOS组(P〈0.05)。[结论]在肉鹑饲粮中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添加适量的MOS,对内脏器官无损害作用,甚至可提高肉鹑心脏干重,其中MOS的添加量以1.0%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5.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抗磨蚀能力,采用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模拟了水泵内水沙两相流运动,并利用离散相冲击磨损模型,对4种不同叶片头部形状下的叶片泥沙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上发生严重磨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头部和尾部,其中吸力面的平均磨损强度高于压力面;叶片磨损强度受相对流速分布和冲击角的影响,改变叶片的头部形式可改变叶片的泥沙磨损强度;缩短叶片头部外缘一侧的长度,可以使叶片头部的相对流速分布更均匀,改善叶片头部和尾部的集中磨损,但会降低水泵扬程;缩短叶片头部外缘一侧的长度,同时增大内缘一侧的相对液流角,可以有效改善叶片表面的泥沙磨损,并使水泵扬程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6.
黄淮海夏玉米籽粒脱水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尚  明博  李璐璐  谢瑞芝  薛军  侯鹏  王克如  李少昆 《作物学报》2018,44(12):1755-1763
玉米籽粒脱水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明确影响籽粒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影响程度, 能够更好地预测籽粒含水率的变化动态, 对筛选玉米机械粒收品种, 从而合理安排粒收时间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河南新乡进行, 选用4个目前当地生产中主栽玉米品种京农科728 (JNK728)、郑单958 (ZD958)、先玉335 (XY335)和农华816 (NH816), 通过连续测定获得玉米籽粒含水率的变化过程, 并利用Logistic Power模型拟合, 借鉴去趋势的分析方法, 将玉米籽粒的实际含水率分为趋势含水率、气象含水率与随机误差, 明确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籽粒的气象含水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影响籽粒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发现, 玉米籽粒气象含水率与研究分析的大部分气象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生理成熟前筛选得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温度(x1)、平均风速(x5)和蒸发量(x11), 生理成熟后为平均温度(x1)和平均相对湿度(x7), 回归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通径分析表明, 生理成熟前蒸发量的贡献最大, 而温度、风速主要通过蒸发量起间接作用, 生理成熟后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为直接作用, 且相对湿度的作用略大于温度。本研究所用去趋势的方法, 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均更具科学性, 其研究结果也更为可信, 对其他类似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玉米生长后期倒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倒伏是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生产中玉米一般在生理成熟期收获,前人关于倒伏研究也多集中在生育前期茎秆发育过程或者是生理成熟前的某一阶段,而对生理成熟后倒伏研究较少。玉米机械粒收一般在生理成熟后2—4周进行,倒伏将会增加机械粒收过程中的产量损失,降低籽粒品质,使收获难度加大,收获效率以及玉米种植效益明显降低,成为制约玉米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机械粒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本文从玉米生育后期植株的衰老生理及其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综述,提出增强玉米后期抗倒伏能力的措施与建议。分析表明,玉米生育后期植株自然衰老将导致叶片、茎秆和根系活力下降,使茎秆含水量、可溶性糖、半纤维素及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降低,细胞壁变薄、细胞间缝隙变大;同时,茎秆和根系PAL、POD和PPO酶活性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茎腐病病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分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降解寄主细胞,孢子迅速萌发形成菌丝并进入表皮细胞、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加速茎秆组织失水干缩过程,植株空心变软甚至腐烂,茎秆质量下降。而基于密植高产机械粒收技术需求的增密种植、田间站秆籽粒脱水会加速并延长玉米衰老进程,使茎秆质量和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生理成熟后的倒伏风险加大。为有效控制倒伏、加速我国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建议:(1)增强玉米生育后期茎秆衰老和倒伏的理论研究;(2)加强玉米抗倒种质创制,选育早熟、耐密植、籽粒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3)通过构建优质土壤耕层,集成宜机收品种、合理密植、肥水科学运筹、化学调控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创制高质量健康群体,提高生育后期茎秆的抗倒伏能力;(4)根据各地气候、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制定降低玉米生育后期倒伏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江华县杉木2代种子园建园地的自然地理概况,从种子园的规划设计、建园材料选择、建园施工和建园后管理等方面简述了江华县2代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技术,并对其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海岛棉和陆地棉两个棉花栽培种群体物质生产存在差异的原因,揭示海岛棉和陆地棉产量形成的机理,为选育高光效棉花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能适应北疆棉区的海岛棉品种(系)(新海22号、H858)和陆地棉主栽品种(新陆早13号、新陆早33号)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冠层开度、叶片向日性运动、群体光合速率和生物量等指标,探讨海岛棉和陆地棉两个栽培种间群体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组分和光合生产特性等的差异。【结果】陆地棉品种冠层上部叶片数量多,叶面积指数大,冠层开度小,上部叶片光截获量占冠层光截获总量的比例大,冠层中下部光截获量少;海岛棉品种冠层上部叶片少,叶面积指数小,冠层开度大,截获的光占冠层光截获总量的比例小;海岛棉品种群体光合速率均比陆地棉高;两个棉花栽培种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海岛棉光合产物总量多,但生殖器官占总光合产物的比例显著低于陆地棉;海岛棉和陆地棉产量构成因子及皮棉产量差异显著,陆地棉单位面积总铃数约为1.30×106个/hm2,皮棉产量为3 000-3 500 kg·hm-2,海岛棉虽然单位面积铃数显著大于陆地棉,达到1.54×106个/hm2左右,但单铃重远低于陆地棉,皮棉产量仅1 500 kg·hm-2左右;在棉铃空间分布上,海岛棉棉铃主要分布在冠层中下部,而陆地棉棉铃在冠层中上部的分布比例大。【结论】与海岛棉相比,陆地棉总光合产物低,但经济系数高,籽棉产量高,通过改善陆地棉冠层结构,延长群体光合功能期,提高光合产物累积量,有利于陆地棉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与陆地棉相比,海岛棉冠层光能利用率高,群体光合速率高,光合物质生产潜力大,但单铃重低,总铃库较小,且铃库与光合源比例失衡,光合产物转运效率低,经济系数小,产量较低。选育大铃、早熟性好的海岛棉品种,并适当增大种植密度,可能是海岛棉增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0.
活性干酵母对肉鹑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活性干酵母对肉用鹌鹑生长性能和内脏器官的影响,探讨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在鹌鹑生产中的效果,选用1日龄鹌鹑18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鹌鹑。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6%、0.1%、0.2%的活性干酵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活性干酵母均可降低14日龄鹌鹑料重比(P<0.05);0.06%活性干酵母可降低25日龄鹌鹑采食量(P<0.05),0.06%和0.2%活性干酵母可降低25日龄鹌鹑料重比(P<0.05),0.2%活性干酵母可增加25日龄鹌鹑体增重(P<0.05);0.06%活性干酵母可增加35日龄鹌鹑体增重(P<0.05),降低35日龄鹌鹑料重比(P<0.05)。活性干酵母各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脾脏、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0.2%活性干酵母可提高鹌鹑心脏指数(P<0.05);0.1%活性干酵母可提高鹌鹑胰腺指数(P<0.05)。说明饲喂0.06%活性干酵母提高肉鹑生长性能效果最佳,提高活性干酵母浓度后,鹌鹑生长性能影响没有明显变化,但可改善内脏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