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本文将利用一串红、万寿菊以及矮牵牛种子作为试验主体,开展育苗试验。首先择选悬铃木以及加杨树叶当作生物基质,然后采用几项具有差异性的处理方式,对种子的出苗率、叶面的面积、幼苗高度以及根系的生长活力进行仔细地考察,最终该试验的结果呈现为悬铃木基质更加适用于培育花卉。  相似文献   
42.
通过西安病虫害发生根源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策略,以期对西安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太原地区早菊的引种栽培试验TheExperimentinChrysanthemun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inTaiyuan¥//刘云,薛斌,毛改香,陈建奎,王素民,黎光泉(太原市园林科研所,太原)菊花(Dendranth...  相似文献   
44.
薛斌 《山东饲料》2013,(35):193
如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交通公路也渐渐的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公路大部分是沥青路面,因为沥青路面的成本比较低、使用性能也很好。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路面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离析现象。笔者对沥青路面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作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了了解黏质沙雷氏菌的抑菌机理及温度对其产生色素的影响。[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红色素细菌,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同时对该菌产生的红色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该菌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在28℃条件下培养红色素产量最高,37℃下仍能产生色素,说明该菌株是耐高温红色素产生菌。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和薄板层析结果表明,其红色色素有可能是灵菌红素。[结论]该菌对霉状杆菌和镰刀菌等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以武穴市10年水-旱轮作长期定位试验的传统耕作(C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CTS)、免耕(NT)、免耕+秸秆还田(NTS)4个处理的水稻土为对象,通过密度分组方法研究各组分有机碳(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重组)含量的变化特征,探讨秸秆还田与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25~3.02 g kg~(-1),0.85~3.05 g kg~(-1)和18.46~23.23 g kg~(-1),占总有机碳的4.44%~12.36%、3.53%~10.86%和77.85%~82.73%。NT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闭蓄态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免耕对各组分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明显。闭蓄态轻组和重组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闭蓄态轻组对耕作方式改变的敏感性最强(敏感性指标为4.00),能够敏感地反映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与常规还田相比,NTS处理促进游离态轻组有机碳向闭蓄态轻组有机碳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是本研究中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最佳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47.
薛斌 《科技视界》2023,(19):48-49
<正>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果实中含有40%~50%的油脂,并且出油率也很高。花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是代表性的食用植物油,我国花生油的消费量占比相当大。此外,花生还含有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所以花生除了榨油之外,还是美味可口的副食品。花生作为副食品常见的吃法便是油炸,想必大家都吃过美味酥脆的油炸花生米吧。那么,如何在家中自制油炸花生米呢?这看起来似乎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就是把花生下油锅炸吗?要知道,事非经过不知难哦!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以贵州省为例的土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应用.系统利用Visual Basic6.0及Map Objects2.2为开发软件;以1999年贵州省1:25万行政区划图为系统底图,建立空间数据库;以1 820组农业土壤样品、近1万多个重金属环境检测数据,建立属性数据库;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分析评价模型,获得贵州省农业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此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为进一步加强贵州省农业土壤的管理和环境质量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9.
稻-油轮作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湖北省2个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武穴市8年和荆州市3年)的基础上,研究武穴的传统耕作(W1)、秸秆还田配合传统耕作(W2)、免耕(W3)、秸秆还田配合免耕(W4)以及荆州的施氮磷肥(J1)、氮磷钾肥(J2)、秸秆还田配合氮磷肥(J3)、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肥(J4)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地耕层(0~20 cm)土壤中各养分(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的,秸秆还田和免耕均能有效提高耕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其中W4和J4处理效果最好;W4比W1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1.72%~37.55%和2.09%~15.79%,J4比J1增加了1.41%~21.90%和5.83%~16.38%;油菜季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水稻季;(2)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的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尤其是速效钾,增幅最大;(3)与W1和J1相比,W2和J3减小了耕层土壤的容重(分别减小7.81%和2.39%),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增大4.75%和1.14%)和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大3.77%和9.40%)。稻-油轮作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大孔隙度,对培肥土壤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扑灭通和氰草津各 0、1、1 0、1 0 0 μgg- 1和扑灭通 氰草津 5 0 5 0μgg- 1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扑灭通和氰草津施用后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氰草津对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激活作用比扑灭通的激活作用更强。两者混施没有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