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3篇
  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依据海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海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52.
利用样地调查法对文昌市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容重木麻黄林最大(1.574 g/m3),大叶相思林最小(1.454 g/m3);总孔隙度大叶相思林最大(46.187),木麻黄林最小(42.177);土壤含水率椰子林最高,平均达到7.957%,而木麻黄林含水率最小,平均为1.032%。pH在4.81~6.59,相思林、木麻黄林和桉树林均为极强酸性(pH 4.5~5.5)土壤,次生林和椰子林为弱酸性土壤。该研究准确评估文昌市5种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可为营造热带混交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选择不同径阶的木麻黄无性系标准木各3株作为生物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径阶木麻黄无性系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70.82%,地下部分占29.18%,这说明地上部分生产量高;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以树干最大,果最小,表明树干是该树种的主要组成部分,且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有增加趋势;相反,树枝、树叶、果生物量分配比例逐级降低。不同径阶木麻黄地上(干、枝、叶、果)和地下(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配比例均约为4∶1,说明该树种地上、地下两部分分配比例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受木麻黄生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4.
[目的]在文昌市岛东林场低效木麻黄纯林中开展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试验,对3种模式下的树种生长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出最佳的配置模式。[方法]采用方差统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0个树种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生长情况进行整体比较。[结果]伊朗紫硬胶、非洲楝第1年和第2年均表现出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速度较快,相反檀香紫檀、琼崖海棠和黄槿生长速度较慢,其他树种表现不一,并将树种分为3类,第1类为速生树种,有非洲楝和伊朗紫硬胶;第2类为中生树种,有麻楝、花梨,山竹、大叶相思、母生;第3类为慢生树种,有琼崖海棠、黄槿、檀香紫檀。[结论]根据近自然化原则、树种生态特性和垂直结构理论,选择花梨、非洲楝和檀香紫檀混交模式作为低效木麻黄林下近自然改造的首选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5.
柑桔果实酸度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柑桔果实可滴定酸的测定主要是用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耗时,无法进行高通量的检测。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和化学测定方法对240个宽皮柑桔品种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检测,通过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与化学测定值进行拟合建模,建立了宽皮柑桔可滴定酸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结果表明,在特征波长5370-6550nm构建的PLS模型,以一阶导数+Norris消噪光谱预处理的预测效果最好,其相关系数为0.9861,RMSEC为0.0969,RMSECV为0.166,RMSEP为0.155。该模型对可滴定酸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法的测定值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参考国标采用的化学测定法,将近红光谱法与PAL-1手持测定仪进行对比分析,近红外光谱法与化学测定法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在不同的酸含量范围内相关性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的结果说明近红外光谱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精确度,可用于替代化学测定法对宽皮柑桔果实的可滴定酸进行高通量的精准检测。  相似文献   
56.
对引种的湿加松示范林进行虫害监测调查,结果表明1hm2的湿加松示范林样地内有2种有害生物危害,即马尾松毛虫(发病株率86%)和桃蛀螟(发病株率8%),湿加松平均每株有马尾松毛虫11条,感病指数达到4级;桃柱螟数量较少,只有个别树上有虫,感病指数为1级。通过化学防治手段,采用热力喷雾机进行林内大面积喷放,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未来发生类似情况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次研究以文昌市岛东林场的木麻黄纯林为对照组,以经营条件下的同龄林、相对同龄林、异龄林等三种林分,4种不同近自然度的森林为研究对象。较纯林对照组,3个样地为混交林经营,林下自然生长多种草本植被,生物多样性较纯林丰富;3块混交林样地中,大叶相思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其树高、胸径及生长量均高于木麻黄和其他混交树种;木麻黄则在生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林木个体差异,其树高及径级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由于45小班A地块林冠密度较小,林内光线充足,其补植的苗木生长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8.
2013年3月6日上午,由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作为协作单位,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南岛东北部沿海防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正式启  相似文献   
59.
依据报道的ArM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长约990bp的ArMV cp基因亲水基团部分片段,将目的片断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GX-6p-1中,构建ArMV cp基因与GST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X-cp,重组载体化大肠杆菌BL21,经IPITG诱导后,融合蛋白GST-cp得到了特异表达。用12%的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大小为63.2 kDa主要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用冰冷的KCl显色,分离表达的蛋白质特异条带制备抗体,免疫家兔后得到特异性较强的抗血清,经酶联免疫法检测效价为1∶100 000。  相似文献   
60.
海南省岛东林场昌洒镇昌茂山作业区进行钛矿地填复造林技术试验,2008年6月对2005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造林的不同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复钛矿地造林,采用造林前种植一轮西瓜后的成活率达85%以上。林下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1~3年生的木麻黄生长量均达到该地区的速生丰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