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9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两套材料(15个海岛棉及其陆海杂种F1与89个陆海杂种BC2F1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未正常吐絮)与霜前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为除比强度和伸长率外,2003年的15个材料霜后大铃比正常吐絮铃的平均纤维长度短1.15mm、马克隆值降低1.00、整齐度减少2.16,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纤维长度外,2005年的89个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比自然吐絮棉铃平均纤维比强度增加1.73cN/tex、马克隆值降低1.33、整齐度减少0.49、伸长率增加0.21,差异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霜后大铃与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材料霜后大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吐絮铃的基本一致。这说明了霜后大铃对多数纤维品质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但是与自然吐絮棉铃一样,霜后大铃仍能基本反应材料间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差异,这对陆海杂种棉花纤维品质遗传研究和育种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2.
陆地棉纤维细度相关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棉花纤维细度相关性状的遗传,进一步明确了主基因存在的普遍性。同时,对麦克隆值密切相关的纤维线密度及成熟度比率进行了F2、F2:3家系的主基因 多基因单世代分析,初步判定线密度也存在一对主基因。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麦克隆值及成熟度比率与整齐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不相关,该两个性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两个世代表现不一致;线密度与整齐度呈正相关,与伸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长度、强度及衣分不相关。线密度与各性状的相关性要比麦克隆值和成熟度比率稳定,受环境影响小,有必要加强线密度的选择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利用生产上推广的优良早熟陆地棉栽培品种中棉所36为受体亲本,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选择培育了一套由303个单株组成的BC5F2代换系。从已构建的BC1F1遗传图谱上以5~10cM为标准挑选391对多态性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多数单株含有海岛棉代换片段数为2~10个。对该群体的单株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存在大量具有优良品质的单株,纤维强度最高的能达到37.8cN/tex,铃重、衣分、纤维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及纤维强度超轮回亲本分别为17.82%、44.55%、46.86%、33.33%、74.92%、41.58%、42.57%。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方差分析,共定位了20个与产量性状和33个与纤维品质性状有关的QTL,其中qUN-14-2、qBW-2-20、qFL-2-20和qMV-1-38这4个QTL存在一定的遗传稳定性。鉴定的QTL大多是微效基因,解释表型变异为3.01%~9.69%,该研究为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精细的分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性状表现和栽培措施及亲本选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目前推广的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以及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中的抗虫杂交棉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性状表现,并针对抗虫杂交棉表现出来的特性,提出了抗虫杂交棉栽培措施及亲本选配要求。  相似文献   
95.
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是提升棉花品质、促进棉农提质增效和提高当地棉花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了鉴定评价适合在伽师县推广利用的优质稳产棉花新品种,2020年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选育的3个优质棉品种(中棉所101、中棉所114、中棉所127)在伽师县开展试种与示范试验.结果 表明:3个参试材料的产量均比对照新陆早42号增产,增幅为5.9% ~29.5%;以中棉所127表现最好,其单铃重5.5g,衣分43.7%,籽棉产量5584.5 kg/h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3.5 mm,断裂强度37.8 eN/tex,马克隆值4.6.中棉所127的品质表现最为突出,达到高品质棉花标准,且产量比较稳定,适合在伽师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6.
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均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且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实现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改良具难度很大,针对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棉花品种分子设计研究团队以陆陆种内分离群体、陆海种间分离群体等材料,交叉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等研究手段,在陆地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海岛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方法开发及棉花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棉花品质、产量、抗性性状形成的同步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7.
棉花是洞庭湖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随着物价、劳动力、制种成本不断上涨,种子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制种的管理难度加大,种子质量不易保证,选择生产成本低的杂交种子,往往纯度不够,优势不明显,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杂交棉的推广速度缓慢;而常规棉品种种子成本比较低,纯度比较高,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此2011年在洞庭湖棉区特开展了常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60栽培研究,现将该品种综合表现总结如下: 1 试种基本情况 1.1 试验地与供试品种 试验地选在湖南省安乡县安裕乡五一村六组一户的棉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属冲积沙土壤,前茬小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定位棉花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方法】以中棉所70的F_2分离群体为遗传作图群体,利用从14 820对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中筛选出的267对两亲本间的多态性引物检测F_2群体250个单株的标记基因型,利用Joinmap 4.0进行连锁分析,并通过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F_(2:3)群体的株高、单株结铃数和单株果枝数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在F_2群体中共获得342个SSR标记位点,并构建了包括312个标记、35个连锁群,总长1 929.9 cM的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2 cM,覆盖棉花基因组的43.4%)。经QTL定位,共检测到19个QTL,其中涉及株高的7个、单株果枝数4个、单株结铃数8个,这些QTL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解释0.25%~11.28%的表型变异。【结论】这些与农艺性状相关的QTL有助于棉花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9.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品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品种(系)为材料,按NCI设计,对28个组合的杂种F1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的优势,28个组合所研究的15个性状中全部具有中亲优势,6个性状具有高亲优势,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配合力分析的11个性状中,株高、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而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和子指等性状同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显无073是丰产的显性无腺体品系,而显无260是较好的优良品系,组合显无073X泗棉2号在重要性上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0.
显性无腺体与隐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二代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4个隐性低酚棉品系为母本,5个显性无腺体品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个组合,利用亲本、F1和F2材料采用ADAA模型研究表明,衣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显性遗传效应为主。子棉产量和铃重有较低的上位遗传效应。纤维品质性状中,绒长与整齐度以显性遗传效应为主,绒长还存在少量上位效应;比强度与伸长率仅存在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麦克隆值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F1皮棉产量、第一次收花率、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的群体超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27.9%、18.7%、16.2%、9.7%和1%,F2分别为:10.8%、5.1%、4.5%、4.6%和-1.2%。F1绒长的群体平均优势为2.5%,比强度和伸长率为-1.8和0.8%,麦克隆值和整齐度分别为-0.2%和-2.7%。F2绒长略呈下降趋势,比强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F2与F1相近,整齐度F2略优于F1。表明了显性无腺体基因的杂种优势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