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用108cfu/ml颉颃细菌B100菌株处理甜椒幼苗,测定了甜椒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B100能明显提高甜椒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B100处理后1d和9d,甜椒叶片中POD活性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了177.76%和153.9%,根部的POD活性在处理后7d,与对照处理相比,POD活性较对照提高了80.34%;同时,在B100处理后5d,PPO活性出现明显的提高,且与对照差异明显,其中叶片中的PPO活性较对照处理的提高了152.68%,根部的则提高了107.47%;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B100处理与对照之间则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胺苯磺隆是油菜田选择性磺酰脲类除草剂 ,能有效防除野田芥、播娘蒿、遏蓝菜等多种杂草、对猪殃殃、日本看麦娘有特效。超过常规用量 4倍对油菜安全 〔1,2〕,但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 ,容易造成对后茬敏感作物的残留药害〔3~ 5〕。本文分别采用土培法和水培法测定了玉米对胺苯磺隆的敏感性〔3,6〕,并应用于农田土壤中胺苯磺隆残留量的测定。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2 5%胺苯磺隆 ( DPX- 7881 )可湿性粉剂、95%胺苯磺隆原药 ,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 ;玉米种子 ,掖单 1 3由扬州市种子公司提供。1 .2 试验方法1 .2 .1 水培法将胺苯…  相似文献   
33.
两种安全剂对小麦上酰胺类除草剂的解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水培方法,以小麦的芽长和根长为测试指标,测定安全剂M G-191、MM COD对乙草胺等3种酰胺类除草剂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M G-191、MM COD对丙草胺解毒作用明显,当丙草胺有效浓度为0.5μg.mL-1、M G-191为20μg.mL-1时,对小麦解毒效果最好,对根、芽的解毒效果分别为19.65%、15.36%,且经M G-191处理的小麦幼芽和幼根长度均超过对照;MM COD对丙草胺解毒作用与M G-191相当,有效浓度为10μg.mL-1的MM COD对0.5μg.mL-1丙草胺解毒作用最大,对根、芽的解毒效果分别为6.22%、7.12%。在最佳浓度组合下,M G-191和MM COD可使小麦幼芽生长均超过对照,小麦幼根生长接近或超过对照。M G-191对乙草胺的最佳解毒浓度组合为20μg.mL-1 0.5μg.mL-1,而MM COD对乙草胺的最佳解毒浓度组合则为5μg.mL-1 0.5μg.mL-1。MM COD和M G-191对苯噻草胺基本无解毒作用,故不能保护小麦免受苯噻草胺的伤害。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小麦品种对除草剂炔草酯的耐性与抗氧化特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对除草剂敏感型品种宁麦16、中度敏感型品种扬麦15和耐药型品种淮麦23为材料,测定了炔草酯制剂处理后三个品种幼苗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GST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炔草酯120mg·L-1处理15d后,宁麦16药害最重,MDA含量增加了56.41%,叶绿素含量下降了68.58%,SOD、POD和GSTs活性分别上升130.75%、123.06%,和23.33%;扬麦15叶片MDA含量增加32.05%,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OD和GSTs活性提高29.77%和28.30%;淮麦23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和GSTs活性无显著变化,SOD和POD活性分别增加了225.96%和63.87%。当药剂浓度为240mg·L-1时,淮麦23叶片GSTs活性提高了41.11%,增幅高于宁麦16(16.67%)及扬麦15(23.58%)。说明敏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炔草酯的反应在抗氧化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耐药型品种可能通过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除草剂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35.
线虫对小麦纹枯病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小麦成株期,调查植株茎基部线虫量,结果表明:茎基部0~5cm处存在大量线虫,感染纹枯病的植株线虫量高于健株,病株(茎鲜重)线虫量为93.9~102.7条·g~(-1),健株(茎鲜重)为15.8~43.4条·g~(-1)。以杀线虫剂克百威处理小麦根部土壤后,植株线虫量明显下降,病株(茎鲜重)降至57.5~84.6条·g~(-1),健株(茎鲜重)降至1.6~33.8条·g~(-1),但纹枯病随着植株线虫量的下降而明显加重,病株率较未施用杀线虫剂田块上升1.32倍。将线虫与小麦纹枯菌混合接种小麦植株,病株率无明显变化,但病斑平均长度降低34.80%,说明线虫对小麦纹枯菌的浸染、扩展有一定干扰作用。经初步识别,小麦茎基部的线虫中90%以上为腐生线虫,少数为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线虫。  相似文献   
36.
杀虫(线)剂呋喃丹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在江苏省扬州市和灌云县两地试验,麦田施用杀虫(线)剂呋喃丹后,小麦纹枯病明显加重,用药田病株率在高峰期达72.56%,同期不用药田(对照田)病株率为31.25%,用药田比对照田病株率高出1.32倍;枯白穗率用药田最高达1.71%,比对照田的0.72%高出1.38倍。室内平皿抑菌试验初步显示,呋喃丹有效含量在低浓度下(0.01—1.0mg/L)时对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在高浓度下(100mg/L)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6%。  相似文献   
37.
吡嘧·丙草胺大粒剂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16.5%吡嘧·丙草胺大粒剂对移栽水稻田的一年生杂草稗草、千金子、矮慈姑和异型莎草的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7d后撒施16.5%吡嘧·丙草胺大粒剂200~300g/667m~2,可以有效防除上述杂草。药后45 d该药剂4个不同用量处理对总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9.48%~98.12%和89.96%~98.65%,均显著高于两个单剂处理,而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不影响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8.
该研究以酚菌酮、氯化铜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酚菌酮铜络合物,收率97.6%;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研究酚菌酮铜络合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酚菌酮铜络合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有较高的毒力,使用浓度以400~5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39.
在盆钵中以3叶的马唐、蟋蟀草测定了氯嘧磺隆与精禾草克、精稳杀得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混用时能明显降低精禾草克、精稳杀得对马唐、蟋蟀草的效果。处理后20天,氯嘧磺隆(12,18,24g ai/hm~2)使精禾草克(15~30g ai/hm~2)对马唐的防效分别降低6.01%~42.59%,23.96%~40.85%,19.63%~27.50%。相同剂量的氯嘧磺隆使精稳杀得对马唐的防效下降2.70%~58.91%,对蟋蟀草的防效下降2.67%~51.73%。对各试验的结果进行Colby法和等效线法分析,判定氯嘧磺隆与精禾草克、精稳杀得的相互影响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0.
菵草为禾本科冬季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发生于水田茬麦田的杂草,其名(译者注:日本名为鲱鱼卵草)因小穗重叠似鲱鱼卵而得。近年,在九洲的稻茬麦田中,该草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1989年发生面积占整个九洲麦田的24.5%。目前防除菵草所使用的除草剂是用于防除稻茬麦田中发生最多的看麦娘在麦子播后立即处理的除草剂,但未能十分有效地防除菵草,草害发生严重的田块,严重影响了麦子的产量。一、生态稻茬麦田菵草的发生与看麦娘相同。在麦子播种耕翻前的10月下旬开始出草,至翌年3月止。出草高峰期在12月至翌年1月。3月上旬之前,其生长量与看麦娘相差不大,但在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