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7%五氟·双·二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该药剂有效成分用量243~405 g/hm~2处理,药后40 d,对稗草的株防效达88.07%~96.12%,鲜重防效89.06%~98.73%;对鳢肠的株防效均超过90%,鲜重防效87.15%~96.22%;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为85.86%~94.56%,鲜重防效86.54%~96.75%。对总草也有88%以上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上述药剂处理对水稻安全,对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2.
肥床旱育秧田可发生杂草42种,以稗草、马唐、鳢肠、空心莲子草、丁香蓼等为优势种。杂草群落明显受农业措施的影响,其中床址、盖种土来源可起决定作用。杂草群落主要有两大类型,即前茬为稻田的类型和前茬为旱田的类型。田间杂草的发生高峰在播种盖土后的5~7d。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丁草胺-恶草灵混用和二氯喹啉酸-苄嘧黄隆混用是最适宜药剂配方,前者于播种盖土后作土表处理时杂草的防效达81.5%~97.0%,后者在揭膜后2~3d(秧苗达2叶时)作茎叶处理,防效则在95%以上。并对有关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由此建立的肥床旱育秧田化除配套技术对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双稃草和乱草在稻田的发生程度与抗药性均呈加重趋势。为有效防除这两种杂草,在温室盆栽试验中采用茎叶喷雾法施药,测定了经敌稗、噁唑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混施处理后双稃草和乱草的鲜重,并用Colby法判断药剂间的相互作用类型。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混用防除双稃草时以增效作用为主,防除乱草时则以相加作用为主;在田间可考虑使用有效成分用量为敌稗1 020~2 040 g/hm2+噁唑酰草胺60 g/hm2+氯氟吡氧乙酸30~60 g/hm2的组合处理。  相似文献   
64.
<正>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主要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以及稻褐边螟等,其中以二化螟、三化螟为害最为严重。水稻螟虫在苗期及分蘖期造成枯心,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穗期造成白穗、虫伤株,从而影响产量与品质,轻者损失10%,重者损失30%,甚至颗粒无收,对水稻生产有严重影响。化学防治一直是各稻区防治水稻螟虫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螟虫抗药性加剧,防治成本增加,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及危害水生有益生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讨江苏省稻茬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合优势种群的防除指标,2020-2021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稻茬冬小麦田中开展日本看麦娘-猪殃殃混合种群防除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看麦娘和猪殃殃混生对小麦具有危害,主要体现在小麦成穗和穗型上,即小麦分蘖成穗和每穗粒数减少,从而导致小麦减产.以使小麦减产5%的杂草混生...  相似文献   
66.
辣椒疫病生物防治菌株的筛选与定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椒田、番茄田、林地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辣椒疫霉的微生物,对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的抗菌持久力及抗菌谱进行测定,并对拮抗作用较强的细菌菌株B100、B148在辣椒根部的定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在辣椒田、番茄田土样的真菌分离物中,拮抗菌株的比例最高,分别占真菌分离物的40%和45%,而林地土样中,拮抗细菌与真菌的比例接近,分别为21.28%和28.16%。②放线菌中以A001菌株对辣椒疫霉的作用最强,抑菌带宽达22.7 mm,生长抑制率达92.9%,拮抗持久力可达20 d,对其他6种病原菌的作用也较强;细菌中B100菌株抑制能力最好,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带宽为11.3~18.5 mm,生长抑制率为50.0%~84.3%;在盆栽试验中,B148、B214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99.38%和97.88%。③B100可在辣椒根部稳定定殖,处理后20 d根部的菌量仍达7.06×10~5cfu·g~(-1)(根重),而B148的定殖能力则明显差于B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