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棉花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及脂肪酸积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徐州142及其无绒无絮突变体不同发育时期棉子脂肪和脂肪酸组成含量的测定,分析棉子发育过程中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的积累模式。发现2个材料的棉子从开花后20 d到成熟这一阶段脂肪积累呈上升趋势,其中成熟种子含油量达到最高,且无绒无絮突变体材料各时期棉子脂肪含量都高于野生型。2个材料棉子发育过程中先后有8种脂肪酸成分出现,其中成熟棉子中油酸(C18:1)与亚油酸(C18:2)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72%左右,是棉子脂肪酸的重要组分。对棉子发育过程中各脂肪酸组成含量做相关分析发现徐州142中C18:1与C18:2呈一定正相关但不显著,而突变体材料中则呈极显著正相关。棉花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Gh LPAAT1和Gh LPAAT2)在不同发育时期棉子中的表达水平与棉子脂肪积累趋势基本一致,推测其参与了棉子脂肪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Argonaute(AGO)蛋白是参与小RNA调控通路的重要元件,在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AGO蛋白的保守域在雷蒙德氏棉基因组中进行同源比对,鉴定出15个成员,并对其进行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域、时空表达模式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成员基因长度从3335到9086bp不等,其中11个基因被定位到7条染色体上;该家族成员可分为3个亚族,包含5个小组,各亚族内、小组间成员也存在很高的保守性;发现每个基因都有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且各小组内成员之间存在协同和互补2种表达模式,找到在花器官特异表达的基因1个,胚珠中特异表达的基因3个。本文首次对棉花中AGO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AGO基因家族在棉花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GB821是低酚、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生育期118 d左右,植株塔形,结铃性较强,单株结铃数17.2,铃重5.2 g,籽指10.3 g,衣分40.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8―2019年冀中南春播常规低酚棉组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邯无198分别增加2.4%、7.4%、6.0%。主要介绍了GB8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298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884个F2组合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4个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2年的资料进行遗传分析,并对亲本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进行了聚类,以明确各类品种(系)的育种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在南疆陆地棉“矮(0.8~1.0 m)、密(225,000~300,000株hm-2)、早、膜”高密度种植模式下,298个亲本的加性效应被分为12类。第2类的23个品种(系)产量(除衣分外)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加性效应较高,可通过这类品种(系)间杂交较易获得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兼优的后代。第8类品种(系)的纤维品质性状的加性效应较高,第4类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加性效应较高,通过2类品种间杂交可以获得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互补的后代。298个亲本的显性效应被分成了9类。第8类包括8个品种(系),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除马克隆值外)的显性效应较高,可作为综合利用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兼优的一类亲本。产量性状的显性效应平均值较高的是第8类,第3类的纤维品质性状的显性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