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99篇
  25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为了研究阔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方法,利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江西部分次生阔叶林的类型进行数量分类.德兴2个林场的次生林可划分为10个群丛,宁冈、信丰4个林场的次生林可划分为10个群丛.将生长较为迅速,分布在山坡中下部,立地条件较好的栲树林、米储林、甜槠林、木荷林等划为一个经营类型;将生长较慢,分布在立地较差的石栎林、青冈林、福建青冈林划分为另一个经营类型.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措施,可以更好地经营好次生阔叶林,同时可获得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2.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53.
潮汕地区的杨梅品种繁多,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等问题突出。作者以其果实、果核、叶子的特征、特性和经济价值为依据,把潮汕山区的杨梅分为4类11个品种和3个野生种,并建议乌酥梅、酥核梅、凹蒂乌酥梅和青蒂梅这4个主要品种可在生产上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4.
高节竹梢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掌握高节竹梢枯病Arenrinium phaeospermurn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10种杀菌剂进行室内药效测定,选出的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80%402乳剂、40%异稻瘟净、20%粉锈宁等5种杀菌剂对暗孢节菱孢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效果可达88.2%。  相似文献   
55.
对泰和湿地松纯林补植阔叶树实验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杜英、木荷为当地适合的补阔树种。补植阔叶树能减少林地水土流失,改善林分小气候,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6.
针对潮汕是杨梅的著名产地 ,品种繁多 ,同种异名 ,同名异种等问题 ,以其果实、果核、叶子的特征、特性和经济价值 ,把潮汕地区的杨梅分成 4类 11个品种和 3个野生种 ,提出了适宜生产上推广栽培的 4个主要品种 :乌酥梅、酥核梅、凹蒂乌酥梅和青蒂梅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常绿阔叶林研究,努力探索一条发展常绿阔叶林的途径。将阔叶林划分为3个经营类型,分别为:初期幼龄林组成抚育类型、中期幼龄林抚育间伐类型、中龄林密度管理类型。并提出小面积皆伐的采伐方式。同时对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1987~2002年,在沿海防护林内层沙滩地上开展引种石硖龙眼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沙滩地地势平坦、光热水条件优越的有利条件,通过营造林带、改土适树、精耕细作等技术措施引种栽培石硖龙眼,其生长发育符合其品种固有特性,单果重、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该品种的优级标准。其产量高,9年生每公顷产量达37830kg,经济效益较高,并能有效地促进沿海防护林朝着生态经济复合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9.
关于湿地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如楚庄委员在政协全国委员第五次会议上作《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时就提及湿地的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应遵循整合性原则、复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坚持保护与利用兼顾、保护为先的原则等;《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也提出了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0.
吕昌仁  詹仲才 《林业科学》1989,25(6):577-582
华山松是我国亚热带西南部山地一种主要速生优良用材树种,集中分布在川、黔、滇以及秦巴山地。湖北省神农架和鄂西海拔800—2400m的地带,华山松林亦有较大面积的分布。湖北的华山松林除神农架近30万亩天然林外,其余大部分均系60年代引种营造的人工林,面积达100余万亩。长期以来,这些地方的华山松不断死亡,而近年来死亡现象日趋严重。据作者在神农架原始林区调查,华山松枯死株率达36%;而调查与之毗邻的巴东县绿葱坡人工纯林,枯死和濒死株率高达60%以上。如今不少地方不得不将未成材的华山松砍伐,而神农架原始林区的大量枯立木则任凭风吹雨打,病虫侵蚀而成为废物,经济损失巨大。自50年代起,国内不少学者和科技人员先后调查这一地区华山松的死因,但结果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