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通过室内培养方法,研究外源磷不同用量及腐植酸施用方式对灰漠土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磷用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土壤固磷率先增后减再增大,有效磷含量在土壤中有一个极大值平衡点;腐植酸及外源磷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单施腐植酸或单施外源磷均可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且效果显著;腐植酸与外源磷的...  相似文献   
102.
NaCl胁迫对几种典型耐盐经济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黄秋葵、饭豆、海蓬子、碱蓬和三角叶滨藜 5种不同耐盐经济作物对 NaCl胁迫的响应,筛选耐盐能力强的品种,对改良盐碱地和提升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用不同浓度 NaC1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不同耐盐经济作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随 Na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NaCl浓度在 0~ 50 mmol/L时,黄秋葵发芽率最高;NaCl浓度在 50~ 250 mmol/L时,饭豆种子发芽率最高;不同耐盐作物耐盐程度大小依次为:饭豆 >黄秋葵 >海蓬子 >碱蓬 >三角叶滨藜。NaCl浓度在250~ 450 mmol/L时,仅有饭豆发芽率大于20%。当 NaCl浓度大于 500 mmol/L时,所有耐盐作物几乎都不发芽。综合分析表明,黄秋葵、饭豆均具有很强的抗盐性。黄秋葵在低盐环境下的耐盐性最好,饭豆在高盐环境下的耐  相似文献   
103.
化肥减量有机替代对新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疆滴灌棉花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为棉花优质高产、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滴灌栽培试验, 化肥减量微生物菌剂替代对新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 与习惯施肥(CF)相比, 优化施肥减氮30%增施微生物菌剂(OPT+M-N30%) 处理的棉花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数及衣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棉花单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6.42%, 5.09%。且OPT+M-N30%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高于其余施肥处理, 较农民常规施肥增加了7.74%、5.97%、1.70%。【结论】 优化施肥减氮30%增施微生物菌剂处理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表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7,(4):213-218
中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茶叶出口贸易国之一。本文运用贸易条件公式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条件2004-2016年度进行了实证测算结果表明:近10余年我国茶叶的总贸易条件趋于下降:2004-1998年下降幅度最大,即贸易状况恶化,1999-2014年间又缓慢上升,即贸易条件逐渐改善。进一步从细分茶类来看:2004-2014年间绿茶的贸易条件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即绿茶贸易条件在好转;红茶的贸易条件增长幅度更大,特别是2015-2016年贸易条件更大幅度的改善;乌龙茶的贸易条件逐渐变差,花茶的贸易条件缓慢改善,而普洱茶的贸易条件总体呈现恶化现象,这与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状况及世界范围内的茶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扩展、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如:中国越来越重视茶叶的品质、质量卫生水平以及竞争力水平的提高,重视中国的特种茶类的生产加工与贸易,而国内乌龙茶内销市场的扩大对乌龙茶的出口造成影响,而普洱茶内销市场的狂涨狂跌对普洱茶的品质质量也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东部灌漠土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东部吐鲁番肥力长期监测点的黄土状灌漠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施用有机肥(M)、化肥(NP)、化肥配施有机肥(NP+1/2M、1/4NP+1/3M)、撂荒(CK0)5种典型处理,分析不同施肥措施下,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  相似文献   
106.
研究新疆南疆核桃施肥效应与最佳效益的推荐施肥量,为肥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南疆叶城县为研究区,基于“3414+2”试验方案开展核桃肥料效应研究,并利用一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进行拟合,进而优化南疆核桃的N、P2O5、K2O施肥量。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量对核桃的产量影响显著,其中N2P2K2处理的产量、品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肥处理与核桃产量的相关性显著,而磷肥、钾肥对品质的影响更为明显;(2)三元二次回归肥料效应方程的拟合度显著高于一元二次方程,据此测算的核桃推荐施肥量结果为以核桃产量为主要目标情景下,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0.21、0.59和0.58 kg/株,最佳施肥配比为1.0∶2.8∶2.7,预测最佳产量为8.90 kg/株;而以追求核桃品质为目标时,N、P2O5、K2O最佳施用量范围分别是0.55~0.64、1.37~1.50、0.56~0.62 kg/株。基于“3414”肥效试验和三元二次肥效方程回归测算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及其配比,可为新疆南疆核桃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新疆洛浦县多鲁乡哈拉浦村小麦地耕层土壤速效养分进行空间变间变异研究,其土壤速效养分变异均属中等变异,幅度在18;~33;.应用地质统计学分析其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比值在9.2;~18.9;,表明空间变异主要由土壤母质、地形、气候等非人为因素引起;土壤速效磷、钾具有中等相关性,C0/C0+C比值分别为50.7;和44.8;,表明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人为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08.
新疆库尔勒香梨氮磷钾适宜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香梨的座果率,与对照相比, 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3.4;和15.6;.磷对香梨的叶重、叶厚和果实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香梨果实吸收氮、磷、钾、钙、镁、锌和铁的比例为1∶0.23∶13.20∶ 3.08∶0.85∶0.07∶0.08;获得香梨单株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N∶P2O5∶K2O =1∶0.83∶0.81,最佳经济产量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N∶P2O5∶K2O=1∶0.47∶0.81. 适宜的氮磷钾配比能明显改善香梨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明确土壤不同研磨粒径和硫酸钾浸提剂浓度,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灌耕土、灰漠土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样品研磨处理为2、1和0.25 mm三种粒径,浸提剂K2SO4采用0.25和0.5 mol/L两种浓度,浸提后采用TOC仪测定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结果]在2 mm粒径,KSO40.25 mol/L浓度浸提条件下测试的土壤DOC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平均浸提率最高,为2.96;;而1mm粒径、K2SO40.25 mol/L和1 mm粒径、K2SO40.5 mol/L浓度浸提的土壤DOC含量最低(P<0.05),平均浸提率为1.25;、1.97;,显著(P<0.05)低于其他方法.测试数据的变异系数表明,研磨粒径2mm、K2SO4浸提剂浓度0.5 mol/L时获得的DOC测试结果变异系数最小,测定的土壤DOC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速氮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研磨粒径1 mm、K2SO4浓度0.25 mol/L时的测定结果变异系数最大.[结论]土壤研磨粒径2 mm,浸提剂K2SO4浓度0.5 mol/L时,新疆灌耕土和灰漠土DOC测定的结果一致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10.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