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石河子甜菜褐斑病发生和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3年系统调查和分析表明,石河子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早晚和流行强度,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强弱、田间菌源数量和环境因素。同一品种,在菌源数量相同、栽培条件相对一致情况下,生长期间的气温左右着病害的潜育期,进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速度;病害发生的早晚则取决于前期的降雨,病害的流行则取决于中后期的降雨次数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甜菜苗病致病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和1990年的研究表明,Phoma betae,Pythium debaryanum,Rhizoctonia,solani和Fusarium spp.是石河子甜菜苗期病害的主要致病真菌,它们分别占所采集的真菌分离物38.75%,17.05%,12.79%和8.99%。各地致病真菌的种类和组成比例又因土壤和耕作栽培制度的不同而异,在石河子一四五团灰色土和下潮地的病苗标样以Phoma betae为主;在玛纳斯粘重土的病苗标样以Rhizoctonia solani较多,在一五二团地膜甜菜的病苗主要是Pythium侵害所致。室内接种表明,上述致病真菌所引起的主要症状特征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田间人工接菌试验表明,甜菜褐斑病三个不同发病期,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受损失的程度,依病情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在经济允许损失程度下依据相应产量损失回归方程得出了不同生产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植保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疆实际 ,对棉花的主要病、虫、草害以及防治技术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科学的整理和有序化存储 ,开发研制出图文并茂的“新疆棉花植保数据库”。数据库包括 :棉花虫害、病害、杂草、害虫天敌、药害、生理病害及棉花常用农药 7个子库。全库采用国际流行的检索技术 ,具有多种运算方式 ,检索速度快、用户界面友好 ,是识别棉花病虫草害和查找相关防治技术信息的较好工具  相似文献   
15.
谢惠琴  姚志伟 《食用菌》1997,19(6):15-16
目前.食用菌母种多采用玻璃试管制作.菌种的保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有的将培养成熟的菌种放入普通冰箱保藏,有的将其放入水井下低温保藏,有的采用沙埋保藏,有的在地窖里保藏,有的用液体石蜡封埋保藏等等.以上这些方法有的保藏时间短、易被污染,有的环境条件要求高、费用大,还有的操作技术复杂,不易推广使用等等.为了找出一种操作简单、保藏期长和费用低的食用菌苗种保藏方法,我们进行了试管苗种石蜡封口的保藏试验,并同其它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