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秋水仙素诱导GCTCV-119香蕉多倍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香蕉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FOC)已成为目前香蕉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且危害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培育高产、优质且具有高度抗性的香蕉品种。而倍性育种是一种有效、经济的育种方法。分别采用0.5、1、2和4g/L秋水仙素对GCTCV-119(Musa.sppAAAgroup)组培苗单个茎尖进行不同时间(1、2、3、4d)的诱导处理,并对诱变处理后再生植株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以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d的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33.3%。加倍后染色体数目为66(2n=6x=66),叶绿体数目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萝果实维生素C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萝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系统采用Venusil XBP-C18柱(4.6×250 mm,5μm),柱温35℃,以0.2%偏磷酸水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 m l.m in-1,检测波长240 nm,维生素C浓度在0.1~1.0 mg.m 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回收率99.89%,标准偏差0.91,变异系数2.08%,操作简便、灵敏、可靠,适用于菠萝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3.
水杨酸诱导香蕉抗枯萎病生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病,是一种具毁灭性的检疫性病害,其病原菌为古巴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E.F.Si mth)Snyder et Hansen]。1904年该病在美国夏威夷首次发现,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香蕉主产区,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海南等省(区)也有分布[1]。该病为土  相似文献   
134.
植物多酚的分离、检测及其在抗性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应用前景广阔,从传统的制革工业领域扩展到食品、药理、营养、生化、日化甚至植保(抗性)等多个领域,成为当今研究开发的热点.简述了植物多酚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多酚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以及植物多酚在抗性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5.
连雾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雾是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的植物,又名辈雾、琏雾、爪哇蒲桃、水蒲桃等,属热带常绿乔木,主干矮,树干多分枝,树冠自然圆头形,单叶对生,叶革质,果实具有特殊的芳香,清脆可口,模样雅观.原产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现在分布于印度爪哇岛、菲律宾、中国、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目前台湾连雾栽培面积已达8700多公顷,年产量达10万多吨.台湾连雾早在17世纪就由前荷兰人自爪哇引入,18世纪从台湾传入广东、福建、海南.目前,我国华南的广东、海南、福建、广西,西南的云南、四川等均有种植.  相似文献   
136.
为探讨芒果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以3种芒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芒果果皮中果糖含量最高,种胚中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皮中,热农2号的总糖含量最高,果胚中,粤西1号的总糖含量最高,芒果果皮的糖含量高于种胚;芒果果皮和种胚均富含酚类物质,总酚含量分别为103~119、90~113 mg/g,酚类物质中的酚酸和单宁含量较高;芒果果皮总酚含量高于种胚,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也高于种胚。  相似文献   
137.
在对威廉斯香蕉矮化突变体8188-1(Musa spp.AAA group)形态特征观测的基础上,测定突变体8818-1及其野生型8818各器官GAs(包括总GA、GA1、GA3、GA4)、IAA、BR(brassinosteroid,油菜素内酯)、ABA、细胞分裂素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再用不同浓度的IAA、GA3、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24-e BL)对植株进行外源喷施处理,探讨植物激素调控对其矮化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叶片外,8818-1各器官的总GA和IAA含量均低于8818,而两者间BR、ABA、CTK的含量无明显差异;8818-1幼假茎中的GA1和GA3含量均低于8818,差异显著;外源的GA3、IAA均能使8818-1株高恢复到野生型水平,GA3作用最明显,而外源24-e BL无法恢复其株高。推测8818-1矮化的可能与植株的GA和IAA含量降低有关,其中与活性赤霉素含量降低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8.
外源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多菌灵500 mg/L+施保克 3 mL/L+ 柠檬酸15.0 mmol/L溶液中分别加入抗坏血酸50.0 mmol/L(AsA处理)和谷胱甘肽50.0 mmol/L(GSH处理)浸果5 min,以多菌灵500 mg/L+施保克3 mL/L+柠檬酸15.0 mmol/L浸果5 min为对照处理,分别置于常温和6℃低温贮藏、相对湿度为80%。结果表明:AsA和GSH处理均能降低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果肉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肉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维持果肉中较高的维生素C和GSH含量。低温下,AsA和GSH处理均能提高荔枝保鲜效果,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AsA处理的保鲜效果要优于GSH处理的效果,而常温下GSH处理并不能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