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粳>籼/籼;籼粳交或籼籼交F2-F4代群体中产生类似杂草稻植株的频率随世代增加呈现递增趋势(F2最低为1.26%,F4最高为15.35%),这与双亲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即籼、粳亚种的遗传背景差距越大,其杂交组合后代中产生杂草稻的机率越高;籼/粳交组合安山稻/9311F3代分离群体中类似杂草稻的植株以籼型为主(占52.8%);韩国粳稻品种安山稻在籼粳组合中不论作母本或父本,杂交后代都易产生类似杂草稻单株,这可能与其籼粳组分遗传异质性较高有关;粳/粳组合后代中未鉴定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预示粳稻品种间杂交可能不易产生杂草稻。本研究为杂草稻的防控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对滇四型优质米不育系IR58025A的特征特性研究及优势分析,结果表明:IR58025A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开花习性良好,育性稳定,花粉不育度达99.97%,不育株率达100.0%。配组7个组合的9个性状超亲优势都显著,单株产量超亲优势高达91.96%,但竞争优势不明显,只有组合IR58025A/德农215、IR58025A/408//明恢63相对竞争优势明显。滇四型IR58025A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米不育系,值得利用。  相似文献   
23.
滇杂40系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抗病不育系楚粳23 A与抗病优质恢复系南34组配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于200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09001)。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4.
 紫花苜蓿(Medicigo sativa L.)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刈割是利用紫花苜蓿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在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表现优异的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14号品种(1085)在45cm的刈割方式下鲜草产量最高,达到了86400kg/hm2,且显著高于30cm刈割和孕蕾期刈割(P<0.05);同一刈割处理下,不同的品种之间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45cm刈割处理时,14号品种(1085)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余6个紫花苜蓿品种(P<0.05),而粗蛋白含量则是16号品种(1075)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6个紫花苜蓿品种(P<0.05)。不同刈割处理对参试的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表明在45cm刈割方式下,苜蓿的产草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故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苜蓿生产的最适宜刈割高度是45cm。  相似文献   
25.
云南西双版纳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是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中心区和优异种质富集区之一.本研究利用8个位于Rf-1位点的PCR分子标记对53份西双版纳地方籼稻、粳稻和光壳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5种多态性扩增片段.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西双版纳水稻地方品种在Rf-1位点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些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分析表明西双版纳籼稻的遗传多样性要显著高于粳稻和光壳稻.结果还表明籼稻与粳稻和光壳稻之间的分化要显著大于粳稻与光壳稻之间的分化,光壳稻与粳稻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一结果可能表明水稻Rf-1位点的遗传分化与水稻的籼粳分化紧密相关,还暗示水稻Rf-1位点遗传分化可能是与籼粳分化同时进行的.  相似文献   
26.
滇优38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滇I型优质不育系DHC-10A与新选育的恢复系滇农R-5配组育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好、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2012年8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7.
发掘和利用香稻基因资源是开展优质香稻品质改良的首要条件。本研究利用水稻香味功能基因分子标记,结合传统的味觉和嗅觉鉴定法,分析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323份水稻种质的香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谷粒咀嚼品尝是快速、准确鉴定水稻香味性状的优选策略;香味基因badh2位点频率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籼稻中达到68.2%以上,在美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的粳稻中较低,在云南、缅甸、老挝和尼泊尔的普通野生稻中没发现;在发现的具香味性状的86份种质中,极大部分种质的香味性状受badh2等位基因控制,但有6份的香味性状可能不受badh2等位基因控制。这些香稻基因资源将是下一步开展稻米香味遗传分析以及香米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8.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杂3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5A与优质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9.
榆杂29双亲的一般始花时间,南29(偏籼型)10∶10~11∶40、滇榆1号A(偏粳型)12∶30~14∶00。榆杂29繁殖制种双亲的花时受环境条件尤其是开花期天气情况影响明显。制种中,遇气温较高(日平均温度25℃左右)而湿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75%)的晴天时南29花时明显提前;日均气温升高有利于滇榆1号A花时提前,但昼夜温差较大(>10℃)时滇榆1号A花时表现推迟;天气变化导致父母本花时差加大(盛花时花时差达2.0h以上)是制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喷施调花灵对调整制种父母本花时差有一定效果。繁殖中,遇气温和湿度均较高的天气时不育系会出现两段开花的现象,应采取措施调整赶粉时间和次数以提高花粉利用率和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SUTs家族的基因及其上游区的序列进行了核酸组成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邻近法和基因结构分析,解析SUTs基因及其上游序列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水稻SUTs基因及其上游区的GC含量都明显高于拟南芥;拟南芥和水稻SUTs基因的序列长度与GC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其基因结构分类与邻近法分类相一致,都可分为3个亚族;拟南芥SUCs上游区的序列长度与其GC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而水稻的SUTs上游区序列长度与其GC含量有较弱的负相关性。此外,拟南芥4个SUC基因(At SUC6~9)上游序列的系统发生关系与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完全一致,但其他的At SUCs和Os SUTs基因的上游序列系统发生关系与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关系并不一致。【结论】SUTs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其序列和基因结构相对保守,而其上游序列在进化过程变化较大,揭示了SUTs基因调控序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