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猪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疾病是威胁规模化猪场最为突出的问题,通常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肺炎支原体(MH)、猪瘟病毒(CSFV)、猪流感病毒(SIV)以及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原发感染,加之副猪嗜血杆菌(HPS)、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和巴氏杆菌(PM)等细菌的继发感染为主,其中MH是最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的原发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72.
<正>猪支原体肺炎(MH)又称气喘病、喘气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目前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养猪业的发展。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潮湿、气候骤变时多发。感染后可破坏呼吸道纤毛,引发肺炎,使感染、发病猪生产性能下降,治疗费用上升还可导致猪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产生免疫抑制,使其他病原更为易感,如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猪支原体肺炎是造成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主要原发病之一。  相似文献   
73.
多胚亚麻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多胚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保存、遗传、诱导及多胚苗的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种质创新利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选出株高、纤维含量及多胚率等表现不同的株系19个,创制多胚种质115份,本研究对亚麻种质多胚性保持、提高及利用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还对多胚亚麻育种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4.
生理小种是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的标志之一,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十余年未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阐述亚麻枯萎病发生、流行及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其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原因、鉴定方法、研究现状及作物抗病育种相关内容,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为后续学者深入研究亚麻枯萎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及病害防治等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75.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21号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黑亚21是以品系96001为母本,以法国品种Argos为父本选育而成。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590.2kg/h㎡、924.9kg/h㎡、1451.1kg/h㎡和578.4kg/h㎡,分别比对照增产13.7%、23.7%、20.9%和9.2%。长麻率19.7%,比对照高1.9个百分点;全麻率31.0%,比对照高2.4个百分点。于2012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  相似文献   
76.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9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1995-2008年,我们以品系87097-30为母本,以黑亚7号为父本,成功选育出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9号.该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239.0 kg·hm-2、853.3 kg·hm-2、1270.3 kg·hm-2和570.0 kg·Hhm-2,分别比对照黑亚11号增产12.0%、20.8%、18.9%和14.7%.长麻率19.9%,比对照高1.5个百分点;全麻率29.7%,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于2009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7.
陆晴    闫冰  赵东升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5):166-173
利用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江西省及周边地区30个气象站点的月气候数据,采用ANUSPLIN软件对各气象要素进行插值获得江西省空间数据,通过对1961—2016年江西省地区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高气温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江西省气候变化特征以增温为主,特别是20世纪80时代之后更为显著,最低气温是平均气温增温的主要贡献者;降水量呈波动变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为枯水期,而90时代为丰水期;夏季气候变化以降水增加为主,增加速率为20.0 mm/10 a (p<0.05),其他季节以增温为主;空间上,江西省北部地区增温增湿趋势更为显著;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在季节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春、秋、冬季在江西省北部地区表现为显著增温趋势,夏季在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增湿增温显著。  相似文献   
78.

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家园网系统平台的用户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的设计以及技术要点的实现和系统架构优势。

  相似文献   
79.
在纤维亚麻枞形期与快速生长期喷施赤霉素(GA3),研究GA3对亚麻主要农艺性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枞形期喷施GA3对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较小,在快速生长期喷施影响较大。喷施GA3能够改善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原茎产量和出麻率。当GA3浓度为300mg/kg时,株高、工艺长度和原茎产量显著提高,浓度为100mg/kg时显著增加出麻率。  相似文献   
80.
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吉林省各地区对水土流失的敏感性日趋强烈。该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影响水土流失敏感性的降水侵蚀力、植被覆盖、地形、土壤以及GDP和人口密度等指标的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生态敏感性方程,并对吉林省进行了水土流失生态敏感性分区,以期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