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9篇
  18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102.
为筛选适宜云南耿马蔗区推广种植甘蔗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价方法对5个甘蔗新品种14个工、农艺性状水田、旱地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田综合评估关联度排序为云蔗05-51柳城05-136云瑞06-189云蔗05-39云蔗01-1413新台糖22号(CK1)粤糖93-159(CK2),旱地综合评估关联度排序为云蔗05-51新台糖22号(CK1)柳城05-136云瑞06-189云蔗05-39粤糖83-88(CK2)云蔗01-1413;云蔗05-51、柳城05-136水田综合评估关联度分别达0.928、0.860,旱地综合评估关联度为0.881、0.755,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加强其在当地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在林业中应用的发展阶段,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为了适应林改形势,强化公共服务,完善服务功能,建议在国家网络森林医院中,针对具有林权证的用户建立林木健康卡,记录林地的基本信息、林木防治活动以及用户在网院的咨询与专家的解答等信息,实现网院"服务社会、服务林改、服务现代林业"的宗旨。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建立林木健康卡的可行性、设计原则、实现方法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元谋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水利网络,是冬早蔬菜的主要生产、制种基地,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  相似文献   
106.
阐述了国家网络森林医院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主要功能。国家网络森林医院的设计理念应是以服务林农为宗旨、以林农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据库为支撑、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主线、以多功能综合服务为平台,设计原则是统一规划、分层次建设、安全稳定运行、实用性与易用性、标准化与规范化、可扩展性,应具备自助诊治、专家诊治、视频诊断、公众报告、技术支持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了我国长白山林区桦树上一种新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斜生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该病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成熟桦树上,主要特征是在树干上形成黑色肿瘤,造成心材白色腐朽;受害树极易风折,后期全株死亡。对病原菌的宏观、显微结构及病害的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8.
中药制剂“露得净”对子宫内膜炎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蜜环菌的种类及其在天麻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赵俊  赵杰 《食用菌学报》2007,14(1):67-72
阐述了中国蜜环菌的分类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国蜜环菌的种类、分布及其生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分析了蜜环菌在天麻生产中菌种退化、复壮等问题及产生“空穴”的原因,提出了广泛开展杂交育种、永续利用菌株优良栽培特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绞股蓝总皂甙对衰老小鼠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健康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一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天每只灌胃和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二组为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按120mg/kg每天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0.1ml,同时灌胃生理盐水0.1ml;三、四、五组为绞股蓝总皂甙(GPS)组,每天每只灌胃GPS溶液(GPS的剂量分别为180mg/kg、120mg/kg、60mg/kg,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溶液)0.1ml,同时按12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0.1ml。分别在动物用药期满2、4、6、8周时处死动物采样,每次采集大脑、肝脏组织,检测大脑、肝脏细胞DNA的损伤。结果:GPS三个剂量组小鼠大脑和肝脏细胞的拖尾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大脑细胞的拖尾率在30%~45%之间,且差异显著(P<0.01或P<0.05);DNA损伤程度也有所减轻,除了低剂量组外,高、中剂量组主要以Ⅱ级损伤为主。结论:GPS可以减轻模型组小鼠大脑和肝脏组织细胞DNA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